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板球项目这一话题,阐述中国板球队的备赛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板球在国内的推广普及情况等多方面内容。
新华社记者岳东兴、杨博毅报道,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板球这个在中国还不太被大众所熟知,但在全球却有着超20亿“粉丝”的运动,将作为新增项目登场。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板球项目主管闪明,近期向记者讲述了中国队的相关情况。
在奥运战略方面,中国板球队于洛杉矶周期确立了“女子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决策是经过深入思考的。从国际局势看,国际板球理事会(ICC)的12个“完全会员”中,亚洲就占了5席(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男子项目里,这些队伍在重要赛事中几乎垄断前列位置,竞争异常激烈。然而女子项目情况不同,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传统强国女子板球发展滞后,有的甚至还未组建女队,这就为中国女队创造了突破的机会。
中国女队的历史成绩也表明这一战略可行。自2005年国内开展板球运动起,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成立不久的中国女队就取得了第四名的佳绩。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再次获得第四名。基于此,小球中心期望中国女子板球能成为竞技领域发展的重点。
当前,奥运备赛工作已经启动。不过奥运资格的获取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完全依据国际排名,洛杉矶周期获取奥运资格难度很大;若设置资格赛,中国女队通过针对性备赛则有望拿到入场券。
但中国竞技板球布局不止着眼于洛杉矶奥运会。业内人士分析,澳大利亚作为板球强国,会推动板球项目留在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上。所以中国队制定了“双周期”规划,选拔了不少年龄不超过25岁的青少年球员,这些年轻球员既为当前奥运周期备战,也着眼于长远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2024年6月国内开展了板球项目跨界选材行动。数百位报名运动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且通过层层选拔,比如曾获一定运动成绩或技术等级以证明自身运动天分、原项目与板球技能相关性高、愿意接受板球长期训练成为专业运动员、通过体能测试、运动技术测试、心理测试、伤病筛查和试训等环节,最终男、女各32人入选国家队年底冬训大名单。
外训外赛是奥运备赛的重要环节。冬训期间,国家队前往澳大利亚,当地新南威尔士州板球协会提供支持,包括职业级场地设施、高科技数据分析系统和完善竞赛体系,这有助于中国队找到实力相近队伍进行高质量对抗赛。
教练团队建设也走国际化路线。中国女队聘请孟加拉国的孟柱担任主教练(他曾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带领中国女队获第四名),男队请来巴基斯坦教练拉姆塞(也曾在2014年亚运会上执教中国男队)。
在国内方面,中国板球协会借奥运契机构建发展体系。板球发展面临场地短缺难题,全国符合国际比赛标准且能正常使用的板球场仅有杭州亚运会使用的浙江工业大学场地。板球场对土质有特殊要求,球道需用特定黏土铺设,经多方考察,建设团队在江苏盐城一处湿地河滩找到合适黏土源用于现有场地。
板球赛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成年队除传统全国锦标赛外,中国板球联赛于去年正式启动,沈阳、济南、上海、重庆四个城市还开展了板球U系列青少年赛事。
国际交流是提升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国板球协会去年举办“一带一路”女子板球比赛,邀请水平相当队伍来华比赛,今年计划扩大规模增加男子项目,让队员适应不同风格对手,达到赛练结合效果。
闪明介绍板球时提到,板球与棒垒球类似,是集体球类项目,比赛中攻防两队的策略选择(即斗智斗勇)作用很大,而且板球特别强调公平、尊重、自律和团队精神,有体育育人的积极效果。
长远来看,板球从英伦贵族运动发展到奥运项目,在中国的推广就像一场马拉松,这场跨越多个奥运周期的发展需要板球特有的耐心与坚持。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板球项目中中国板球队的情况。包括奥运战略方面的“女子优先”和“双周期”布局,人才培养上的跨界选材、外训外赛、国际化教练团队建设,国内板球发展体系构建中的场地、赛事体系完善以及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中国板球在奥运背景下积极发展的态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