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如洛杉矶港货运量下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等。同时也阐述了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受到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美国自身也难逃冲击。最后指出中国积极开展合作、扩大开放,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成为“确定性的绿洲”。
美国最大、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负责人近期透露,由于美国关税政策致使企业削减进口订单,该港口的入境货运量出现了显著的下滑。(此处插入洛杉矶港货运卡车图片:)这一现象只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一个缩影。
自4月初美国政府宣称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后,全球贸易紧张氛围不断升温,世界经济与贸易秩序遭受了严重的干扰。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宣布对所有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法新社称这是美国政府对其经济伙伴贸易攻势的新升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下旬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调低至2.8%,相比今年1月的预测值下降了0.5个百分点。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重大贸易政策的转变使得不确定性急剧攀升,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
美国的关税政策无疑是对世界经济的一次“重大负面冲击”。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前景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近期,IMF把2025年和202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1月预测的3.3%分别下调至2.8%和3%。报告中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的损害指出:美国政府4月2日宣布的几乎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把实际关税水平推到了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这些举措对世界经济是一次“重大负面冲击”,实施中的不确定性也对经济活动和前景产生负面作用。
在4月下旬举办的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来自非洲、拉美、欧洲等地的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在美国关税政策的阴霾之下,担忧情绪正在全球持续扩散,这种不确定性将会拖累世界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难以避免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IMF预测,2025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速预计为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3.7%,这两个数据均较1月预测值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欧盟统计局4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尽管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但欧元区4月的经济信心持续走低,达到近期的低点。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近期警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大幅升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会阻碍欧元区经济增长。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4月中旬在其网站发表文章称,美国滥施关税的做法会给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削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充分参与全球贸易的潜力,抵消这些国家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努力。文章指出,加征关税会提高工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率,抵消贸易红利,削弱竞争能力,最终危及全球就业,并且会给经济最脆弱的国家带来沉重打击。
作为关税战的挑起者,美国自身也无法逃脱冲击。IMF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较1月预测值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的下调幅度最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需求势头减弱是IMF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因素。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近期表示,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显著上升”。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也表示,市场预计美国经济今年有70%的概率陷入衰退,如果美国政府不尽快调整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形势只会进一步恶化。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致使全球供应链紊乱;从中长期来看,所谓的“对等关税”违背了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目前,美国滥施关税造成的恐慌心理和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集中在投资、贸易领域。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投资者不敢轻易投资,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滑。中期来看,这种负面冲击仍将非常明显。”
格奥尔基耶娃在介绍IMF发布的《全球政策议程》时提到,在不确定性的笼罩下,企业不愿投资,家庭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这会让本就疲软的经济增长前景更加糟糕。一些分析认为,除了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短期压力,美国的关税冲击还会造成持久的结构性伤害,可能导致全球创新引擎失速,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受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美国滥施关税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系统性冲击:短期看,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许多出口商因美关税政策多变而陷入停滞;中长期看,美国所谓“对等关税”违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体系,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随着关税壁垒的升高,国际贸易必然受到抑制,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将推升美国通胀压力。高通胀带来的高利率、高债务和高风险,都需要美国去面对。这种‘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政策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最终只会损害包括美国在内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刘英说。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预期恶化影响,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日前警告称,贸易战将对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负面影响,那些最脆弱、最缺乏能力应对当前挑战的国家更令人担忧。
刘英还提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的经济体,经济韧性相对不足,且缺乏应对外部压力的缓冲能力。美国关税政策不仅将加剧这些国家的经济脆弱性,更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将导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失衡。”
然而,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却成为了“确定性的绿洲”。中国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合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对世界来说是一种确定性。陈凤英认为,“在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同时,我们仍要保持信心。过去8年,全球曾经多次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世界经济已经具备一定的韧性和抵抗力,并对美国政府本轮关税政策有所准备。”中期来看,世界经济将保持低速增长。在国际贸易领域,各国将寻找美国以外的替代市场,这意味着美国之外的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增强。
刘英也认为,面对美国滥施关税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展现出相应的预警性与承受力。“一方面,经过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的贸易战冲击后,各国已积累一定的应对经验,一些国家通过产业链调整和市场多元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对冲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最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时间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对美系统反制措施,不仅维护了自身正当权益,也捍卫了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希日前表示,加强南南合作将有助于新兴经济体缓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世界经济平衡造成的冲击。RCEP、东盟合作、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正不断拓展国际贸易网络,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4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多家外媒以“超出预期”来形容这一表现。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表示,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势头,这种稳定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有助于对冲全球市场不确定性。
陈凤英还说:“中国有大市场,有生产能力,也有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中国与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合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对世界而言就是一个确定性。”刘英认为,不同于美国设置关税壁垒,中国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截至今年1月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同时,中国多措并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给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创造更多机遇。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敏·纳赛尔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正日益成为‘确定性的绿洲’。”
本文总结了美国关税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多方面负面影响,包括对全球贸易秩序、各经济体增长预期等的冲击,美国自身也面临经济衰退风险。而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开放、建立区域合作机制、采取对美反制措施等方式,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时成为了“确定性的绿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