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在央视收官后的情况,包括该剧取得的高收视率和热度。重点在于编剧费慧君接受采访,讲述这部剧从7年前灵感初现,到主角人物的构思打磨,以及对一些争议点的回应,如职场部分的悬浮感,还有对人物关系的设置,尤其是没有设置姐弟恋结局等创作故事。
近日,由汪俊执导,费慧君编剧,孙俪、董子健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完美落下帷幕。这部剧一播出就成绩斐然,它以3.84%的收视率刷新了2025年央视八套同时段的收视纪录。在优酷平台上同样表现亮眼,连续5天站内热度冲破10000点大关。该剧把保险行业作为故事背景,主要讲述39岁的保险精英胡曼黎(孙俪饰),在遭遇事业和婚姻的双重危机后,与保险新人薛晓舟(董子健饰)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逐步发展到携手共同成长,最终两个人都收获了人生蜕变的温馨故事。在剧集收官之时,编剧费慧君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将这部剧集背后的创作故事一一道来。这一创作历程长达7年,从最初灵感的闪现,到对主角人物的精心打磨,再到坚决不做“姐弟恋”情节的坚持,费慧君都详细讲述,揭开了《蛮好的人生》诞生的台前幕后秘密。费慧君谈胡曼黎这个角色时表示,这个角色身上有瑕疵但却非常真实。《蛮好的人生》的创作灵感是在7年前,费慧君看完韩剧《天空之城》后产生的。当时她受到很大启发:“怎么能想到把教育题材和谋杀案结合在一起?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都市剧破题方式。”在她最初的构思里,是想呈现一个市井妇女和一个清高之人的故事。“从胡曼黎这个人物开始,衍生出这样一组人物关系,进而引出这个行业。慢慢地,故事就成型了。”剧集播出后,孙俪的表演得到不少网友点赞,但也有部分声音指出,剧中职场部分存在悬浮感,比如像胡曼黎这样的金牌销售,公司不太可能将其开除。对此,费慧君回应说,自己在创作时采访了众多保险从业人员,也翻阅了大量保险精英写的书。不过这部剧并非职场剧,而是以保险为背景,讲述两个人物在人生低谷相互治愈的故事。就像剧里台词所说“每一张保单背后都是人情世故”,故事是用保险来串联起每个家庭的故事。费慧君是上海人,她笔下的胡曼黎也成了一个极具魅力的上海中年女性。胡曼黎没有特定的人物原型,费慧君的初衷是塑造一个嘴硬心软的中年女性,她吃最多的苦,操最多的心,却得不到好结果。“我就是要写这么一个人物,让大家去看看,胡曼黎这样的人物有多好。这种人在生活中可能不会被特别关注,但当有这样一部剧时,应该让大家看到我们周围的这群人。”在费慧君看来,胡曼黎肯定是很讨喜的,虽然她看起来很俗,但内心是赤诚的。有意思的是,主演孙俪在看过剧本后,曾问费慧君这个人物好像没有成长。但后来孙俪体会到了胡曼黎的成长之处:“她学会了爱自己,以前她永远在向外付出,永远学不会照顾自己。”费慧君记得有一场戏,胡曼黎对着玻璃窗里的生日蛋糕许愿。其实在那个时候,她开始关注自己了,不再打造有钱的人设,开始享受工作本身,这就是人物的弧光,也是胡曼黎的变化。胡曼黎在对婚姻的看法上也有变化。费慧君说,离婚之前的胡曼黎曾试图挽救婚姻,但后来她彻底对这个男人失望了。在费慧君看来,胡曼黎之前的挽留,实际上是对自己过去20年婚姻的挽留。后来她终于明白,留住这个男人和祭奠自己的青春岁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她努力挽留过,对得起自己了,然后放下,继续向前,这也是一种成长。我觉得胡曼黎到最后其实就是一个蜕变,看清楚了自己,学会了爱自己。”谈人物关系时,费慧君表示,一开始就没有设置姐弟恋情节。《蛮好的人生》播出后,董子健饰演的薛晓舟受到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太别扭,不讨喜。费慧君记得,剧本创作出来时,有朋友问她为什么把薛晓舟设计得这么轴,好像和社会不太兼容。费慧君称,她在创作司法题材剧集时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法科生。设置胡曼黎和薛晓舟这两个性格相反的人物,是出于剧作的需要:“让绝对青涩的理想主义者和圆滑的世俗形成一种对比。”剧集收官后,不少观众原本以为胡曼黎和薛晓舟会走到一起,但费慧君最后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结局。她坦言,一开始就没设置姐弟恋关系,到最后薛晓舟对胡曼黎更多的是依恋。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女人,这种依恋混杂了亲情,她像母亲、姐姐、师父。“有多少是纯粹对一个女人的爱?我觉得非常少,薛晓舟太年轻,以至于自己无法分辨这个东西。”胡曼黎则根本没打开这扇门,按照她的阅历,她看得很清楚,知道这不是爱情,稀里糊涂在一起是对薛晓舟的不负责。同时,如果两人在一起,胡曼黎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谈恋爱能带给我两三分的消遣,但是我要处理八分的世俗事情。我不要谈,就这种感觉。”电视剧《蛮好的人生》收官后成绩不错,编剧费慧君接受采访讲述创作故事。包括创作灵感来源、人物塑造理念以及对一些争议点的解释,还阐述了没有设置姐弟恋情节的原因等多方面内容,让读者深入了解这部剧的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