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庆新实践征程中,大庆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大中衔接”的人才培育模式,东北石油大学和大庆实验中学的合作;在“引育用留”方面的各种策略,像发布《新时代大庆人才振兴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顶层设计、支持激励体系、搭建发展平台等多方面;还阐述了通过完善服务保障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等内容,展现了大庆为城市发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决心与行动。
明媚的初夏,处处彰显着蓬勃生机。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庆新实践的征途中,年轻力量不断涌现,如同奔涌的“后浪”,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激起层层“澎湃浪潮”。构建完整的人才生态链,汇聚智慧力量以推动城市振兴,让大庆能够留住人才并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大庆各界一致认同并且积极付诸行动的大事。“大中衔接”开启人才培育新模式。在4月24日那天,东北石油大学和大庆实验中学的“星火计划”卓越人才培养基地签约仪式,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的目光。根据协议,双方会采用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实践共研等多种方式,构建起“思政铸魂、学科筑基、实践赋能”这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育那些心怀家国、在学科上有特长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能源领域后备人才。东北石油大学和大庆实验中学都有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样的共同文化基因,都承担着为党培育人才、为国家造就英才的重任。双方参会人员都表示,这种“大中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融合发展,助力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和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而且能够积极引导在大庆的学子在本地学习、留在本地发展,为大庆的转型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人才战略方面,大庆围绕转型振兴,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推出一系列“引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创新举措,从而提升人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速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集聚回流的先行区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2024年12月5日,《新时代大庆人才振兴20条》正式出台。这一政策既精准把握人才工作在建设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以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定位,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推动大庆“三个城市”建设,也是大庆拿出实实在在的优厚条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务实举措。从强化顶层设计来看,大庆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并配套了《大庆市拥抱新市民“五免”“六补”“七优”政策措施》以及针对加快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生物经济等相关的系列政策措施。在健全支持激励体系方面,大庆精心谋划并推出符合本市情况、具有比较优势且相对超前的普惠性人才政策,其支持对象面向来大庆的各类人才,扩大了政策的覆盖范围。这个政策包含对人才引入、培育、使用、留存全链条的支持,既包含对新引进人才的安家、落户、医疗、子女就学等贴心政策,也涵盖对已有人才成长、晋级、科研、发展的支持。例如,市委市政府安排了1990余万元,为首批“庆雁”团队及人才提供研究经费支持,这些经费将主要用于创新研究、改善科研条件、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同时,大庆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印发了《大庆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把油化央企、在庆高校等单位纳入分类认定范围,确定了首批301名大庆市高层次人才。在搭建发展平台方面,大庆稳步推进“政企校”人才发展联合体建设,积极吸纳三方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借助“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活动机会,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签订实习实训、人才工作站等协议,组织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到大庆召开技术成果发布会等路演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链优化人才链、依据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搭建“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平台,推动环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一联盟、一平台、一园区、一套政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支持黑龙江多维时空自由制造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与东北石油大学等驻庆高校联合成立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应用,凭借平台聚才提升整体“智治力”。并且通过运用事业编制“周转池”、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措施,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更适合人才发展的营商环境。大庆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构建涵养人才的生态圈。多年来,大庆从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诸多方面精心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依托“人才服务窗口”,加强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发放“油城双优卡”,制作《新时代优才优待服务手册》,为人才提供政策解答、交通出行、创业扶持等优才优待服务,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着力解决专家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在大庆的人才以及来大庆的人才营造安心发展的环境。一直以来,大庆稳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借助2024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市委书记进校园”等活动载体,开展一系列校园引才活动,总共举办了25场招聘会,接受现场报名人数超过2100人。启动2024年度“智汇大庆·社会优引”“庆蓝优引·校园直引”引才工作,结合市属事业单位、市属学校、市属医院的工作性质、人才紧缺程度以及近年来引才的实际效果,差异化、分层次地设置多种引才标准,2024年共引进各类人才767人。同时,积极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利用选派、跟岗学习等方式,扎实推进《大庆市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通过人才培养壮大“十项工程”“技能龙江行动”等努力推动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如同组合拳一般,营造出令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为大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当前,大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紧密对接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开启加快建设“三个城市”的新局面。千秋大业,人才是根本。大庆这座石油之城,正期待着各地英才以饱满的热情,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在火热的实践中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李慧呈 丁河滨 记者 李民峰)文章阐述了大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战略举措,包括“大中衔接”人才培育、“引育用留”的人才政策以及构建涵养人才的生态圈等多方面内容。这些举措表明大庆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城市的转型振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