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为了纪念抗日航空英烈,特别是苏联籍英烈,积极进行史料征集保护工作。包括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面临的困难、取得的成果以及这项工作在国际上的积极影响等内容。
在南京紫金山北麓,有一座建成于2009年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它是国内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珍藏着二战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在中国联合抗击侵华日军的丰富史料。2024年以来,这里先后公布了1470名中国籍、2591名美国籍、236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的名录,其中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为首次完整公布。馆内工作人员缪磊,每天的工作从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开始。在他看来,那15米高纪念碑下,30座黑色大理石质地英烈碑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鲜活生命,关联着家庭与伟大历史。尽管大部分英烈仅有身份和生卒信息,缺少照片等更多资料,但他们有责任搜集更多信息,让那段历史的记忆得以永久留存。然而,苏联籍英烈信息征集工作曾进展缓慢。因为空军作战地理不确定,牺牲地点难以找寻,还有队员使用化名参战等因素。2024年,纪念馆“飞鹰·航线”寻访团队前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搜集史料,还向文史专家寻求支持,委托高校研究人员开展工作。11月公布了苏联援华航空队员斯米尔诺夫·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上尉的照片,他1938年在南昌空战中牺牲。提供照片者的家属德米特里·普加乔夫深受感动,他虽未见过这位先辈,但看到英烈碑上的姓名时流下眼泪,感慨中国对烈士的尊重。缪磊说,即将公布的英烈信息包括航空技术人员具体职务和论证后的牺牲日期等,今后还会不断发布更多名录勘误和增补信息。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努力也引起俄罗斯社会广泛关注。2024年9月,莫斯科州州长顾问阿尔乔姆·谢苗诺夫看到报道后,专程到纪念馆并捐赠一批二战珍贵影像资料。纪念馆内除了已刻姓名的英烈碑,还有无字空白碑体。谢苗诺夫感谢馆方守护苏联籍英烈历史记忆,相信未来更多英烈姓名将被镌刻。如今,与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合办的专题展已成为常设展览一部分。薛莲馆长表示,二战亲历者不断减少,能提供资料的人也在减少,期待与俄方一道寻找更多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史料,让他们的事迹永载史册。本文总结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在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中的努力,尤其是对苏联籍英烈的工作,包括面临的困难、取得的成果以及在国际上引发的积极反响等,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正义与和平的维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