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曹林娣教授《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一书的解读,深入探寻中国园林的文化、美学内涵以及其在现代和世界中的意义等多方面内容。
中国园林宛如一座文化宝藏,有着无尽的魅力等待人们去发掘。“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为园林研究带来新成果,这里以《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为例来探寻园林的文化秘境。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扎根于农耕文明的土壤,从古老的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出发,剖析中国园林经典的发展历程、东方智慧的汇聚、独特的审美内涵、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异同之处,展现出中国园林在古今中外视野下独特的文化品格、审美和精神追求以及现代意义。该书从苏州园林开始讲述。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范,“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者以苏州园林为例,梳理了从春秋到近代近三千年的造园历史,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清晰呈现,从雏形初现到类型丰富,再到鼎盛以及后来的式微与变革,这一漫长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园林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历史发展来看,春秋时期的吴越苑囿利用自然山水营造出人间阆苑,秦汉宫苑则以“天宫”为蓝本创建一池三山模式,这些园林不仅是土木建筑,更代表着仙境。陶渊明的诗句影响了园林成为士大夫的理想栖居地,白居易将山水引入城市宅第,影响了后世园林营造。元末之后,文人将文人画意境融入园林,园林成为诗意栖居地,也是雅致生活的载体。园林之美是多层面的。首先是“悦耳悦目”的形色之美,不同风格的园林如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寺庙道观园林都追求自然山水,像环秀山庄的假山等景致就充满美感。其次是“悦心悦意”的诗情画意,园林与中国文学紧密相连,古代诸多文人雅士以诗文立意造园,园林成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如嘉兴烟雨楼、退思园等园林景点都取自诗词。最后是“悦志悦神”的比德寄托,园林将家国情怀融入山水,像圆明园、颐和园中的一些景致体现对国家的期许,也有园林体现淡泊平和的心境。中国园林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园林中体现,园林及其小景能滋养心灵。中国园林也是世界的,从苏州网师园的“明轩”开始,中式园林在世界各国扎根,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作者在书中深情解读园林的前世今生,让古典园林从历史中走来,人们能在园林中领略其风雅情韵,感受中华文脉的传承。中国园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层面的美学内涵,并且在现代和世界中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通过对《园林撷华:中华园林文化解读》的解读,我们能深入了解中国园林从历史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