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张莉的事迹。从她带领团队在面临艰巨任务时创造AFC系统史上的奇迹,到拒绝“受制于人”解决“卡脖子”问题,再到连续开发票务服务产品为乘客提供便利等多方面事迹进行阐述。
在北京轨道交通领域,如今有着各种各样便捷的售票方式,像是二维码乘车、手机NFC(后付费)、数字人民币过闸、万事达卡(Mastercard)等外卡乘车等。不管是面对何种群体,北京轨道交通都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售票途径,让乘客可以迅速进站。而这种便捷的背后,其实是交通行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技术不断升级迭代的结果。在这其中,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设备技术检测中心主任张莉堪称是“AFC系统”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技术功底、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以及攻坚克难的勇气,她荣获了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
张莉不畏艰难,创造了AFC系统史上的奇迹。作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她长期奋战在自动售检票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多年来,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成功打造出了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安全运行水平最高、票务服务方式最丰富、乘客使用量最大的城轨票务系统,并且取得了多项国内外首创性的成果,长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北京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以及首都市民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她取得的这些成绩背后是多年来不懈的努力。2014年初,北京市启动票制票价调整,要从单一票制调整为计程票制票价。在不间断运营的情况下,限期八个月对全路网1.4万余套设备进行改造,还要修改6家集成商的56个软件,并且更换2000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这样的任务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些数字就像难以跨越的鸿沟,让业内人士都望而却步。但是张莉却带领着技术团队不畏艰难,仅仅十几个人就完成了近6万小时的工作量,连续攻克了多重技术难关。2014年12月28日,北京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一次全网导切成功,正式告别了“2元票价时代”,这无疑是创造了行业AFC系统史上的奇迹。
在张莉的眼中,就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在新一代票务系统(AFC2.0)研发建设的过程中,因为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设计,整个团队需要重新学习,转换视角,掌握新的开发技术,这意味着任务风险很高、工作挑战极大。然而张莉带领团队历经三年的技术筹划验证以及八个月的集中研发攻关,并且利用每日地铁夜间停运后仅有的3个小时窗口开展多达40余次的通宵测试升级。在保障既有系统安全运营的同时,顺利实现了AFC2.0全路网接入和应用的目标。
张莉拒绝“受制于人”,努力解决“卡脖子”之痛。在2008年以前,我国AFC系统相关技术长时间被众多国外巨头把控,国内城轨在票务软、硬件方面缺乏话语权。在运营升级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厂商在费用和工作配合度等多方面的制约,而且还面临着设备兼容性差、需要重复开发采购的问题,张莉和同事们曾经深受“卡脖子”之痛。为了不再被他人制约,张莉敢为人先,从长远考虑,提出了北京地铁AFC系统一套技术标准、一个检测平台、统一应用软件的战略升级构想。为此,她主动和国内相关产业集群对接,以标准先行,主持编制了包括18项地方和团体标准、1项交通运输部技术规范在内的AFC系统全系列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其中多项标准为国内外首创。AFC系统硬件设备定制化程度特别高,统一软件开发难度非常大,在国内还没有先例。但是张莉带领团队在2017年率先研发出国内唯一的AFC标准化统一软件,这个软件既做到了安全自主可控,又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乘客的新需求,还实现了软件成本大幅降低近90%。
张莉带领团队连续开发票务服务产品服务乘客出行。强大的系统为丰富多元的乘客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日均千万级的客流,让乘客快速进站是首要任务。近年来,张莉带领团队连续研发了二维码订票、二维码乘车、手机NFC(后付费)乘车、银行卡乘车、掌纹乘车、定期票、计次票、空轨联运、数字人民币过闸等五大类、20余种票务服务产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外地铁路来京乘客排长队购买地铁票的困扰,她主动对接铁路部门实现票务融合,让乘客可以通过12306App直接扫码过闸,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来京乘客,也消除了人流聚集的安全隐患。
2024年6月,张莉又牵头承担了北京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在三个月内实现刷境外发行的万事达卡(Mastercard)、维萨卡(Visa)乘车。她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开展需求调研,重点解决了地铁专用读卡器与国际金融标准的无缝对接、超长数据链高效处理等世界级难题。经过三个月的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全路网AFC系统生产部署升级。2024年9月13日,北京在国内率先实现刷境外维萨和万事达银行卡过闸和购补票功能,极大地便利了外籍乘客在京地铁出行,成为2024年北京服贸会、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重点发布和展示成果。
张莉作为北京轨道交通AFC系统技术创新的关键人物,在多个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从克服巨大困难完成AFC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再到开发多种票务服务产品满足不同乘客需求,她的努力和创新为北京轨道交通的高效便捷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提升北京的国际化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