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平原水库在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州市大力推进现代化水库矩阵建设,文中以庆云县双龙湖水库为例,介绍了其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水库的全方位监测和智慧化管理,包括实时水质检测、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提升。同时还提到宁津水库在环境管理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举措,以及德州市整体在水库管理方面的发展成果,如多座试点水库通过省级评价并向全域智能化管理迈进等内容。
在德州,平原水库是缓解水资源紧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近年来,德州市积极推动现代化水库矩阵建设,为的就是守护好百姓的“大水缸”,让水库中的每一滴水都能跳动着“智慧脉搏”。在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的现代化水库管理矩阵信息中心大屏幕前,那景象可谓壮观。实时水质检测数据、泵站机组运行状况以及无人机“巡逻”的第一视角等繁杂的库区运行数据,都通过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精准地反映出水库的“健康状态”。就像有一个无形的医生,时刻在为水库做全面检查。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管理股股长谭文亮提到:“以前水质检测依赖第三方,单次取样到出结果要一到两天,现在靠在线水质检测设备,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了。”双龙湖水库可不止这一个厉害之处,它还综合运用AI视频监控、无人机热成像、水下机器人、微型气象站等前沿监测技术,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网络,能够精准感知大坝安全运行状态。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李霖介绍说:“看,这是水下机器人对入库涵闸水下工程的日常巡查画面,它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能实时回传画面,还能拍照录像,解决了水下工程无法查看的难题。”庆云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刘向辉表示:“自去年起,双龙湖水库围绕矩阵建设‘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框架要求,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基础上,升级数字信息平台,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全方位提升了水库运行管理的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筑牢了可靠保障。”如今,德州的水库都在悄然进行“智慧升级”,实现从“人防”到“智管”的巨大跨越。宁津水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以环境管理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一期把坝坡土地统一发包招标,集中种植苜蓿。这一招不仅减轻了水库安全维护管理的压力,二期还能通过收取地租创造经济收益。宁津县水利局水库运行维护中心科员魏清雨说:“引入第三方服务管理后,减少了库区环境卫生和杂草清理的投入。宁津县通过创新环境管理提升模式和机制创新,构建起安全高效的水库管理模式。”宁津水库和大柳水库更是开创性地打造了“两库一平台”运行管理模式。通过两库连通工程,两座水库可以联合调度、互为补源,大大优化了水资源配置,为供水安全开辟了新局面。宁津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李楠解释说:“宁津县处于德州市引水末梢,德州市三大干流都不经过宁津县域。所以打造管道引水工程和两库连通工程,在上游水源紧张时,可减少明渠损耗,降低大约50%的水损。”目前,德州市正大力推进“水网 现代化平原水库矩阵建设”,市县一体联动,力求最大程度发挥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的综合效益。不久前,省水利厅专家组对德州市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水库进行省级评价,德州5座国家级、1座省级试点水库都以A级标准顺利通过,丁东水库更是高分胜出。德州市水利局河湖管理与水旱灾害防御科副科级干部韩康表示:“现在德州市5座国家级、1座省级试点水库已经实现‘一库一策’精准管理,水库从‘人工看守’走向‘智慧运营’。未来,德州市将深入数字孪生应用,争取在2028年实现全域水库智能化管理,让每一滴水都能‘算得准、管得住、用得好’。”德州的平原水库对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意义重大。德州市通过现代化水库矩阵建设,多个水库在管理方面有诸多创新成果,如庆云县双龙湖水库的智慧化监测管理,宁津水库的环境管理和运行管理模式创新等。德州市整体的水库建设在省级评价中表现优异,并且朝着全域智能化管理的目标不断迈进,这将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精准性、高效性等,更好地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等多方面效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