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庄峄城的传统古会期间,一场农业政策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的情况,包括活动现场的热闹景象、志愿者的工作内容、针对农机安全问题的解答以及活动的创新模式和成果等。
在5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枣庄市峄城区迎来了四月初十的传统古会。这一天,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涌向古会现场,使得整个古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热闹非凡的景象随处可见。而就在这充满着浓郁烟火气息的民俗盛会上,一场别具一格的农业政策科普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活动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惠农政策与民俗文化之间碰撞出了独特而又迷人的火花。
当我们走进古会的活动现场时,就会发现农业农村局设立的咨询台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志愿者们一个个热情高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只见他们一边向村民们发放《农机安全操作手册》等宣传资料,一边操着充满乡土气息的乡音俚语,耐心且细致地为农民解读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业机械操作规范等惠农政策。他们就像是一群知识的使者,将这些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传递到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群众们十分关心农机安全使用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把以往真实发生的事故案例搬了出来,在现场结合这些案例进行规范操作流程的演示。工作人员们手持农机模型,如同拆解一个精密的仪器一般,详细地把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拆解。从农机启动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到作业过程中每一个规范动作的要求,再到作业结束后应该如何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人员都事无巨细地进行了演示和讲解。与此同时,他们还同步开展农机法律法规的普法教育,让村民们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操作农机不仅仅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更是法律的明确要求。
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村民孙守伟在听完讲解之后,深有感触地说道:“以前总是觉得农机操作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听了他们的讲解,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的门道。以后在使用农机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他的这一番话,无疑是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共同心声。
这次的活动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民俗搭台 政策唱戏”的宣教模式。他们把原本严肃、略显枯燥的农机技术小课堂搬到了热闹非凡的古会大集上。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实在是妙不可言,村民们在轻松惬意地逛庙会、欣赏民俗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将实用的农机操作知识和最新的惠农政策收入囊中。据统计,在活动现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达到了8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的人数也达到了300余人次。
本文总结了枣庄峄城在传统古会期间开展的农业政策科普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热闹,志愿者积极解读政策,针对农机安全的演示和普法教育让村民受益,创新的宣教模式让村民在逛古会时轻松掌握知识和政策,活动发放资料和接受咨询的数据也显示出活动的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