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保局的一项新政策,从6月1日起将电子耳蜗植入术和人工耳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这一政策通过集采与支付的方式相结合,能让患者单例治疗费用从20余万元降至3万元左右,极大减轻听障患者家庭的医疗负担。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政策的适用人群、医保支付的相关细则,包括中选产品和非中选产品的不同支付方式,以及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如2024年12月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后价格下降等情况。
四川日报传来重大消息,四川省医疗保障局近日公布了一则令众多听障患者家庭振奋的通知。自6月1日开始,四川省将会把电子耳蜗植入术以及人工耳蜗正式归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范畴之内。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借助集采和医保支付政策“双管齐下”的力量,让患者在单例治疗时所需花费的金额,将从原来的20多万猛降至3万左右,这无疑是给那些听障患者家庭在医疗负担上做了一次大大的“减法”,此消息是5月6日从省医保局得知的。
此次医保政策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的“电子耳蜗植入术”,还有直接运用在手术中的医用耗材“人工耳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这些都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范围,并且按照乙类管理。各地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会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具体的先行自付比例。
这个政策所针对的适用人群为四川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这些参保者经确诊为双侧重度或者极重度耳聋,在佩戴助听器或者借助其他助听装置都没有办法改善听力和言语理解力,并且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对于人工耳蜗集采中的中选产品,将会按照中选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基金依据规定的比例进行支付。而那些非中选产品,如果其价格不高于同类中选产品最高中选价格,那么就按照实际价格支付;要是高于同类中选产品最高中选价格,就以这个最高中选价格作为支付标准,超出的部分则由患者自己支付。
人工耳蜗其实是一种专门用于协助重度或者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重新恢复听力的电子医疗设备。在2024年12月的时候,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把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这两类产品纳入其中。在集采过程中,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的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低到了5万元左右。为了进一步减轻四川医保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省医保局才做出将电子耳蜗植入术和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决定。
四川省医保局的这一政策对听障患者家庭来说意义重大。它将原本昂贵的人工耳蜗植入相关费用大幅降低,通过明确的医保支付细则,涵盖不同类型的产品,保障了参保患者的权益,无论是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的适用患者都能从中受益,这是改善听障患者医疗状况、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积极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