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的故事,这里有着众多图书阅览室和丰富的藏书量,重点介绍了中文第一阅览室以及其中的一位95后助理馆员安彪,包括他对工作的熟悉、对读者的服务以及图书馆在节假日的情况等。
踏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就如同置身于一片浩瀚的书海之中。这里分布着14个图书阅览室,这些阅览室就像14个知识的宝库,分门别类地保存着数量多达100万余册的实体书籍。在这众多阅览室里,中文第一阅览室格外引人注目,它可是借阅量名列前茅、人流量相当庞大的阅览室呢。走进这个阅览室,能看到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45个书架,而这些书架上承载着大约10万册书籍。在这片书海之中,有一位特殊的“专属管家”,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助理馆员安彪。
“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啊,就是对读者借还的图书进行整理、录入,然后再把它们上架,同时还要维持书架的整齐有序。10万册书乍一听数量很庞大,但是只要你能记住每一本书大致的类别,再搞清楚它所对应的位置,那这些书的进出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如了。”安彪如是说道。
这位出生于95后的年轻馆员,别看他入职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对阅览室里的书籍熟悉得就像对自己的手掌纹路一样。“这里面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诀窍,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工作,做得多了自然也就牢牢记住了。”安彪一脸诚恳地表示。
在“五一”这个小长假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散发着浓郁的书香,还举办了各种精彩的活动,这使得它成为了众多亲子家庭带着孩子游玩的首选之地。
“我们常常说‘群众放假,文旅过关’。大家平时都在忙碌于工作,等到节假日的时候就会专门来这里看书。而且呀,还有很多外地游客喜欢到这里来查阅内蒙古当地的特色书籍呢。一到节假日,需要整理的书籍数量可能是平时的三四倍之多。”安彪向大家介绍着情况。
安彪除了要与书籍“亲密接触”之外,他的工位就在阅览室门口,所以自然少不了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帮助。在这些服务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回答读者的问询、介绍图书的情况。此外,他还经常教老年读者使用智能书籍借阅系统。“现在的图书馆是越来越智能化了,像查询图书、借还图书之类的操作,都可以通过馆里的智能设备或者自己的手机来完成。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提高了效率,但是有时候却会把一些老年人给难住了。”安彪解释道。
于是呢,安彪就常常非常耐心地一步一步教那些年长的读者进行操作。随着与年长读者打交道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个细心又和善的小伙子,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有一位老大爷特别喜欢写诗,他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的地方就会来找我们一起讨论,然后我们就一起修改。修改好了之后,我们还帮他拍摄了朗诵视频呢,老大爷可高兴了。”安彪满脸笑意地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全年都保持开放的状态。相应地,各个读者服务岗位也是全年“不打烊”。“‘五一’假期的时候我全程都在岗位上,不只是我,我的同事们也都和我一样坚守在岗位上呢。”安彪说道,大家都一致认为,在接触不同的读者,并且给他们提供服务的这个过程中,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提升。(记者 孙柳)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助理馆员安彪的工作内容、他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在节假日的工作状况、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以及他对工作意义的理解等方面,展现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以及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