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之尚项目:从水泥厂旧址到产城融合新典范,“八联筒”新进展,张江之尚“八联筒”斜切竣工,工业遗迹开启新时代

张江之尚项目在工业遗存改造方面的进展,特别是“八联筒”外壁斜切完成这一重要成果,以及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建筑规模、设计团队等相关信息。

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改造与建设,曾经的张江水泥厂旧址正在重焕生机,犹如凤凰涅槃一般。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团负责承建的张江之尚项目,在工业遗存改造和新建工程这两方面齐头并进,逐步构建一个集艺术、文化以及科创为一体的世界级产城融合的崭新典范。就当下而言,该项目中改造部分的“八联筒”外壁已经顺利完成斜切工作。“张江之尚”项目坐落于浦东张江科学城内,这里的前身就是张江水泥厂。整个项目的总建筑面积大概为44万平方米。这个项目可是汇聚了国内外12位设计大师的心血结晶,总共规划了28栋建筑。其中包含19栋花园独栋研发建筑,这些建筑如同一个个独立的创新岛屿,将为科研人员提供静谧且富有创意的工作空间;还有3栋研发办公建筑,它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办公平台;另外有6栋文化商业建筑,这里面3栋是新建建筑,另外3栋则是对万米仓、水泥筒仓、窑尾塔等工业遗产进行保留改造后的成果,这种保留改造的方式就像是给老工业建筑注入了新的灵魂。“八联筒”原本是张江水泥厂的水泥成品库,在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充满创意的构思下,采用了“斜切一刀”这样巧妙绝伦的设计。这个设计使得“八联筒”以一种不规则的形态展现出来,这种独特的形态一旦建成,将给人们带来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未来它将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演艺空间。然而,“八联筒”的规模十分宏大,它的长度达到41.6米,宽度为20.8米,筒体高耸达30米,老墙筒体外直径10.4米,并且是以4×2的方式并联在一起的,所以要对其进行“斜切一刀”并非易事。面对如此棘手的难点,项目团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巧妙地采用在“八联筒”内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施工人员能够自上而下逐层对“八联筒”进行斜切工作,把筒壁切割成许多块体,然后利用汽车吊逐块吊运。除此之外,项目团队还充分运用BIM技术,构建出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让工作人员穿戴MR智能眼镜,就能够实现“八联筒”筒壁斜切边界的全息3D化展示,这种创新的方式成功地将复杂的建筑方案进行可视化呈现,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的构造和设计理念。最终,经过38天的不懈努力,“八联筒”的外壁成功完成斜切。接下来,项目团队即将有条不紊地陆续开展窑尾、烟囱等改建工作。

张江之尚项目在工业遗存改造方面的进展,详细阐述了“八联筒”外壁斜切完成这一成果及其背后的施工难点和解决方法,还介绍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建筑类型和设计团队等,展示了该项目从旧工业遗址向产城融合新典范转变的进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5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