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10起典型问题展开论述,强调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危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在这样的重要节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毫不松懈、坚守到底。就在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这一举措无疑再次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不断纠正“四风”的坚定决心,释放出强烈的信号。
这些通报的案例涵盖了公款吃喝、违规收受礼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多种突出问题。这些案例的存在,不仅仅是对那些违纪违法人员的严厉惩处,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深刻警醒。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这些案例为鉴,时刻敲响警钟,从思想的根源之处构建起坚固的拒腐防变防线,从而确保党始终能够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些典型案例深刻地反映出作风方面存在的弊病,警示着党员干部务必严守纪律的底线。这10起通报的案例,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党内法规和纪律的忽视与践踏。有些领导干部借着公务的名义进行公款旅游,将公款消费变成了个人享受的工具;有些则在节日期间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表面上看似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但实际上却是权钱交易;还有些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是通过会议来落实会议、用文件来应付检查,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些行为不但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十分顽固和复杂,必须长期严格地进行管控,绝不能放松。
深入分析这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从表面上看是行为不符合规范,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理想信念的动摇。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精神的支柱和政治的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根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相互关联、根源相同的。不正之风滋生并掩盖腐败现象,而腐败又会助长和加剧不正之风;它们出现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缺乏理想信念这一“钙质”。所以,必须时刻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坚决防止“由风及腐”“以风盖腐”,从而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真正敬畏纪律、遵守规矩。
形成优良的作风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纠正不良作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让已经初步解决的作风问题再次出现反弹,将会失去民众的信任;而且再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必然会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借此来锤炼良好的作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典型案例,目的正是为了发挥警示教育的根本作用。各级党组织应当以此为契机,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案例剖析讨论等形式,让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次学习教育不仅是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以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为党员干部树立榜样。各个地区和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促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中央八项规定是为解决作风问题而产生的,它针对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现实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案例进行自我检查,做到以案例为镜子、以案例促进整改,任何时候都不能越过纪律的轨道和规矩的界限。特别是要抓住“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让警示教育深入到思想里、心中,才能达到查处一个案件、警示一片区域、治理一个领域的效果。
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树立公信力的重要策略,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作风建设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拒腐防变也永远不会停止。我们要以这些案例为借鉴,常常怀有敬畏之心,经常思考贪欲的危害,始终坚守廉洁的根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优良的作风凝聚起奋勇前行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本文总结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重要意义,剖析了这些案例背后反映出的作风弊病、理想信念动摇等深层次原因,强调要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积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在新时代征程上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