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李博)4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北京市服务型制造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于近日发布,聚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从“发展新业态、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标杆示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13条举措,全面优化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
据介绍,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产出中的比重,形成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北京市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我们根据北京目前服务型制造发展情况,结合北京市优秀制造业企业创新实践,提出了‘产品 服务 生态链’‘整机 数据 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 系统集成’‘产品 个性化定制’‘生产 体验服务’5种针对制造业不同细分产业、不同产品形态的五类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推动企业延伸先进制造业价值链,拓展产业链高价值服务环节。”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也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更加丰富的“制造 服务”相融合的新业态。
提升服务型制造创新能力方面,北京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研发及供应链管理能力。发挥北京市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及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支撑能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培育方面,北京市经信局将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布一批典型应用和解决方案案例集,鼓励和引导更多制造业企业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区域协同方面,围绕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任务,将引导三地聚焦本区域优势产业和服务型制造特色模式,搭建服务与资源平台,创建京津冀服务型制造发展高地。
提升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北京市经信局将鼓励产学研用各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培养一批“既懂制造又懂服务”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同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与组织,搭建服务型制造创新研发与产业化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转型提供多元化服务。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发布推动北京市时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依托北京市服务型制造优势,全面赋能都市产业,加强时尚产品供给能力,以标杆带动全域,以政策激活生态,让更多北京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具备更强竞争力,构建与首都城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