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宋四雅>,领略南宋独特生活韵味,<南宋四雅>:南宋雅致生活的历史画卷

本文将对《南宋四雅》这部著作进行介绍,包括书中对南宋时期插花、焚香、点茶和挂画四种雅致生活方式的阐述,同时还会分享书中内文选读部分关于南宋时期花冠“一年景”以及汝窑水仙花盆等相关有趣内容。

《南宋四雅》可是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它深入挖掘了南宋时期的生活美学。作者凭借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再加上精美无比的插图,把南宋时期的插花、焚香、点茶和挂画这四种充满雅致的生活方式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南宋人在日常生活里是怎样去追逐高雅情趣的,而且还能知晓这些艺术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背景呢。不管是插花时的精致感,焚香时的幽玄意境,点茶所需要的技艺,还是挂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书里都有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及深入透彻的分析,这无疑是给现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启示。

《南宋四雅》,是许丽虹和梁慧所著,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文选读:

在说盘花之前,咱们先来瞧一幅画,那就是宋仁宗曹皇后的画像。有趣的是,画像中她身旁的两位侍女特别引人注目。这两位侍女穿着小簇花锦袍,白玉装腰带,头戴花冠。这个花冠呀,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可不一样,从正面看就像个“凹”字,冠饰上面插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而且左右两个侍女的花冠还不完全相同呢。

这种花冠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一年景”,意思就是花冠上装饰着一年四季的花朵,像桃花、牡丹、菊花、山茶等等都在其中。这里面所说的花呢,可不单单指鲜花、真花,还包括那些用金银、珠宝、丝帛或者彩纸等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假花。

之前我们提到过,宋代男女簪花可是一种流行风尚。女性崇尚观音菩萨的美,所以冠饰就越做越豪华,这样就发展出了“一年景”,它寓意着“一年好景头上戴”。这个“一年景”呀,不仅在宫里盛行,在民间也是很流行的。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描述临安婚仪的时候,提到男方的聘礼里就有“四时冠花”。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道:“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球、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

从插花的角度去看,“一年景”是不是很像一盘花呢?实际上,宋代确实存在这样的盘花。很多人对宋代汝窑的概念,都是来自一个水仙花盆。2018年的时候,我们去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路上心里都在惦记这个水仙花盆呢,就想着有没有展出,有没有缘分能看到。当真正看到展柜里静静摆放着的水仙花盆时,心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甚至连脚步都变轻了,生怕惊扰到它。好的作品就是有这样强大的吸引力。这个水仙花盆是北宋徽宗年间的御用器皿,由汝官窑烧制而成。它的器身呈椭圆形,侈口、深壁、平底,下接云头形四足。盆壁四周比较薄,底足略厚,通体的釉色非常匀润,在棱角转折的地方微微呈现出浅粉色泽。整体看上去,釉面纯净,温润素雅,几乎完美无瑕。

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除了器型简约美观之外,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釉色。釉色为天青色,这种颜色清朗宁静,而且没有开片纹。这正是后周世宗柴荣为柴窑所定义的理想色泽:“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据说乾隆皇帝在鉴赏清宫旧藏瓷器的时候,对这件作品爱不释手,不停地摩挲把玩,还降旨加刻御制诗并且重新设计陈设木座。

现在我们面对这件被神圣化了的器物,往往会忘记它原本的用途,要知道它可是个用来种水仙花的花盆啊!

《南宋四雅》这部著作从多方面展示了南宋的生活美学,包括四种雅致生活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等。内文选读部分介绍了“一年景”花冠的由来与流行,以及汝窑水仙花盆的特色与魅力,让我们对南宋时期的生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7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