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红星冷链递表港交所这一事件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公司概况、业务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财务状况等方面。
红星冷链,一个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打算在主板上市,建银国际和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其实,红星冷链在5年前冲击A股时未能成功。红星冷链于2006年成立,坐落在长沙城南雨花经开区。其官网显示,它主营冷链综合仓储服务,现拥有总库容达32万吨的专业低温冷库(含全资子公司湖南红星北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4万吨,并且配套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查验场),还具备国家AAAA仓储型物流企业、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和一级(三星)绿色仓库资质。产城园区评论得知,红星冷链采用“交易平台 + 仓储网络”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一模式让它在湖南省的冷链市场构建起了一定的竞争壁垒。然而,红星冷链虽为区域小巨头,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其收入九成以上来自湖南省,向外拓展布局尚未成型,在全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也不高。从股权结构来看,红星冷链的控股股东是长沙红星投资中心(集体所有制)。长沙红星投资中心通过全资子公司红星实业集团直接持股58.25%,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红日景明”(8.06%)、“红日明升”间接控制,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0.97%。长沙红星投资中心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长沙市雨花区红星村集体企业,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旗下业务多元化,涵盖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等。红星冷链自成立以来开发出一种综合业务模式,将专业的冷冻食品交易平台和先进的冷冻仓储设施相结合,从而在冷冻食品供应链中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高效地连接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在这种模式的支撑下,红星冷链具备了一定的区域规模优势。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红星冷链的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实现约400亿元交易总值,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冷冻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8.9%),在湖南省排名第一(市场份额52.7%);按2024年收入计,红星冷链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提供商,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6%及13.6%。红星冷链的业务以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平台融合了专业的冷冻食品交易平台与先进的冷冻仓储设施。在冷冻交易平台方面,红星冷链自2008年开始经营此项业务,位于长沙的自营交易平台占地超3.6万平方米,以门店出租为主,往绩记录期间租用率超94%,续租率保持在92%以上。该交易平台起着区域冷冻食品分销中心的作用,客户将冷冻食品分销到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湖北省、江西省、贵州省和山东省等地的超市、加工厂和农贸市场。红星冷链除了在冷冻食品交易平台向客户租赁门店外,还提供配套租赁服务以支持营运,如办公室、宿舍、广告位、临时场地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冷冻仓储服务方面,红星冷链位于长沙的两个基地的自营冷冻仓储设施设计总库容超100万立方米,可用库容超23万吨,往绩记录期间利用率超88%,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为超过700位客户提供服务。不过,红星冷链的700多家客户中,中小批发商占比较大,而头部冷链企业更聚焦于头部品牌。目前,红星冷链比较依赖单一客户。2022 - 2024年,其五大客户每年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20万元、人民币1780万元及人民币1900万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9.0%、8.7%及8.1%;同年最大客户每年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60万元、人民币570万元及人民币690万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2.4%、2.8%及3.0%。从收入和净利润看,近年来红星冷链业绩增长不明显。2022 - 2024年,其收入分别为2.37亿元、2.02亿元及2.34亿元;毛利分别为1.18亿元、1.17亿元及1.2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0.1%、57.7%及52.8%。基于“交易平台 + 仓储网络”的业务模式,红星冷链的收入主要源于冷冻仓储服务(根据客户合约的自动化温控仓库的冷冻仓储服务费)、租赁服务(主要是冷冻食品交易平台的门店租金收入)、以及装卸服务(基于客户合约确认的装卸服务费)。其中,冷冻仓储服务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2 - 2024年,该项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7亿元、人民币1.33亿元及人民币1.6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8.0%、65.8%及68.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911万元、人民币7531万元及人民币8288万元,对应的净利率分别为33.4%、37.3%及35.5%。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红星冷链进行了大手笔分红,2022 - 2024年,分别宣派现金股息3000万元、3000万元及1.4亿元。根据上市申请书,红星冷链拟将本次港股IPO募资净额用于未来三年建造新加工厂和新冷冻仓储仓库、升级现有业务设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软件、寻求战略收购及合作伙伴关系等。本文总结了红星冷链递表港交所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其公司的基本情况、业务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内容。红星冷链虽有区域规模优势,但面临着业务拓展、客户结构和业绩增长等多方面的挑战,此次赴港上市希望借助募资改善公司现状,进一步发展业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