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未来产业:中国的先行脚步

本文将聚焦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未来产业,探讨中国在这些产业的早期布局、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投入增长机制等多方面的情况,展示中国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态势和战略意义。

本报记者汪文正报道。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与观众握手互动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如图1,杨洁摄,来源人民视觉)。[此处插入图1: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5/0507/a62da1dcj00svv4fk000jd000b4007e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而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5G智能装备产业园的一家光学科技企业里,工人们忙碌地生产着5G通讯线路板、软硬结合板等终端产品(如图2,朱海鹏摄,来源人民视觉)。[此处插入图2: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5/0507/1a3c569bj00svv4fk000ld000b4007h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这四类未来产业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些未来产业的“未来感”到底体现在哪呢?报告中提到的这四类产业目前发展得怎么样了?它们又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在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对于很多人来说,“未来产业”涉及的许多概念都很新颖,像“5G应用还没多久,6G就这么快出现了!”“最近很火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是不是一回事呢?”春晚的人形机器人舞蹈,让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具身智能”这个概念。具身智能,简单来讲,就是具有身体的智能,它的机器大脑能够辅助决策,进而控制肢体快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实体设备与智能决策的深度融合是具身智能的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表示:“我们人类利用大脑控制四肢完成跑跳动作,感知周围事物变化并跨越障碍,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具身智能的体现。”与仅依靠计算的“离身智能”不同,具身智能设备既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理世界,又能借助大模型理解任务、自主决策并执行。在具身智能等领域,中国早就开始发力了。华为、腾讯、比亚迪、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众多中国企业已经在积极布局具身智能相关产业。浙江、广东等地也出台了支持具身智能或者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政策规划。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志说:“人工智能融入物理实体后具备强大的感知、学习和互动能力,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中国依靠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长期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展现出先发优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指出,未来产业是由多种技术交叉融合推动的产业,这些技术包括未来科技、原创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等。未来产业的特点是当前处于萌芽或者产业化初期,但会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望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消费模式,催生出新的业态、模式、产业和动能。其实,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产业,中国也都提前进行了布局。生物制造正在运用“活”的技术构建未来,例如用“地沟油”炼制航空燃油、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等。早在2018年,中国就确定了绿色生物制造技术重大研发计划,而且绝大多数省份都已经把生物制造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再看量子科技,2023年中关村论坛发布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在各项性能指标、在线率、用户数、完成任务数等方面都表现优异。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2025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计算真机赛启动,面向全球征集优秀量子计算算法,这进一步提升了“夸父”云平台的影响力。在6G方面,中国已经成功搭建了国际上首个智能与通信融合的6G外场试验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强调,未来产业目前正处于技术突破的关键期或者商业化探索的导入期,但是在未来的5 - 10年可能会全面影响国际竞争格局。高度重视并且提前布局,有望在未来占据制高点,赢得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实验室到市场,未来产业的应用前景已经近在咫尺。以6G为例,随着5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6G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业内人士预计,在5G网络环境下,下载一部1GB的电影最快需要3秒,而在6G网络环境下可能仅需0.03秒。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6G正在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阶段,要研究形成通信、感知、智能、计算等融合创新技术体系,实现智慧内生、性能卓越、绿色节能、安全可信、泛在互联的6G网络。”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6G将会在5G的基础上增加很多新的要求,包括更高的运动速度、更高的峰值速率、更高的区域流量、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以及通感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等。”目前,各地都在有序开展6G相关技术试验,扎实推进6G的创新发展。在湖北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的“新一代移动通信(6G/B6G)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简称“6G工程中心”)于去年底获批成立。相关研究团队已经在移动视频传输、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多场景覆盖、大维智能共生无线通信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不仅仅是6G,江苏在布局量子科技,浙江在发展类脑智能,北京在构建星座通信系统,四川在拓展算力基础设施应用等。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为“未来技术”迈向“未来产业”搭建桥梁。在浙江省宁波市,未来产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协同攻关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目前,宁波已经成立了省、市重点企业研究院68家,组建了创新联合体20家。计划投资2亿元,首期安排生产场地2000平方米,设计产能为年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近日,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宁波市成立,有望成为宁波第一家大规模量产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同时成立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安排5000平方米的场馆空间,组建一支由机器人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和工业自动化专家组成的运营团队,广泛引入宁波制造业的各类场景,进行“1∶1”场景搭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软硬件适配等工作,通过二次开发,研发可落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发展未来产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什么是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呢?很多专家表示,简单来说,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就是要解决未来产业“谁来投、投哪里、怎么投”的问题,确保“有人投、精准投、高效投”。关于“有人投”,需要建立未来产业多元化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广东省深圳市近期出台了行动方案,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红利,引导银行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截至今年2月末,深圳累计有超570家科技企业、48个项目成功获批贷款,总金额达172亿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光俊认为,未来应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的多元化投入增长格局。他说:“一是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注入资金活水。”对于“精准投”,需要建立未来产业全链条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发展未来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进入“无人区”,需要全链条推进技术孵化、工艺熟化、产品研发、用户培育、市场开拓。一方面,要关注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为未来产业发展夯实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支持,推动未来产业尽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提出在研发创新突破、平台体系建设、创新成果孵化、企业做大做强、开放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给予具体支持,并提供资金、人才等保障,力争到2027年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苏州工业园区还特别强调,将系统谋划布局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探索建设微生物菌种保藏库等资源库,支持建设高通量、智能化、自动化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对于“高效投”,需要建立未来产业“耐心”“放心”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孵化培育未来产业周期长、风险大,比其他产业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很多专家指出,应该发展和壮大耐心资本,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广东广州、四川成都等城市设立了大体量政府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推动未来产业科技攻关;上海支持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吸引了众多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广西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构建产业链,抢占氢能发展新赛道。目前,很多地方已经从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耐心资本、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陈光俊还表示:“未来,还应该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未来产业投入增长的堵点卡点,推动未来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文章聚焦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阐述了中国在这些产业的早期布局情况,包括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地方政策支持等。同时探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现状,如6G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阶段等。还分析了未来产业的应用前景,如6G网络下的高速下载等。最后详细论述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从“有人投”“精准投”“高效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各地的探索实践以及专家的观点等内容,强调了中国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和战略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1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