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纪念日展开,讲述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中欧关系过去50年发展的评价、未来发展的期待,提及了双方过去在经济、多边协调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强调了中欧关系发展的宝贵经验,以及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欧合作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重要议程等内容。
据新华社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刘杨、成欣),2025年5月6日将迎来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的纪念日。就在5月6日当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在今年,中欧之间安排了众多重要议程。中方十分欢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合适的时间一同来到中国,举行新一轮的中欧领导人会晤。而且,双方还计划开展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多方面的高层对话。
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问题:“今天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纪念日,您如何看待中欧关系在过去50年中的发展情况?对于双方关系在未来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期望呢?”
林剑作出回应。他提到,在1975年5月的时候,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会见了来访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索姆斯爵士,并且宣布了中欧建交的这一重大决定,这在当时的国际关系领域可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他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中欧之间构建起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从贸易额的数据来看,最初年贸易额仅仅为24亿美元,而如今已经增长到了7858亿美元,这个增长幅度达到了300多倍。现在一天的贸易额就相当于过去一年的贸易额,这一对比十分惊人。同时,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开展的多边协调合作富有成效。这些合作不但切实地给双方民众带来了福祉,而且对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
林剑强调:“中欧关系在这50年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欧的历史、文化、制度都存在差异,但是只要双方能够尊重彼此人民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以及社会制度,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汇聚相同之处,化解差异之处,那么双方就能够在相互学习借鉴、开放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互利共赢,彼此成就。”
林剑还表示,当前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国际格局正在加速演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强权霸权严重地冲击着国际规则和秩序,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尽管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中欧合作远远大于竞争、双方的共识远远大于分歧、面临的机遇远远大于风险这一基本事实并没有改变,而且中欧都秉持支持多边主义、支持开放合作的态度这一追求也没有改变。中国和欧盟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超过了世界的三分之一,贸易量超过了全球的四分之一。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就不会形成阵营对立的局面;只要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就不会出现根本性的逆转。中欧携手合作,不但能够成就彼此,还能够为世界带来光明。
“在今年,中欧之间有着许多重要的议程。中方欢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合适的时候共同来到中国,举行新一次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此外,双方还会开展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方面的高层对话。从今天起,双方将依次举办4场庆祝建交的高规格招待会,以及经贸、文化、青年、体育、学术等多个领域的系列活动。”林剑说道。
林剑最后提到,在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点上,中方期待欧方能够与中方一起,秉持建交时的初心,坚持伙伴定位,强化对话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差异,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发展,书写更多精彩且成功的中欧合作故事。
本文总结了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这一事件,通过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表述,回顾了过去50年中欧关系在经济、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点明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宝贵经验。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强调了中欧合作的重要意义,如双方合作在稳定世界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介绍了中欧未来的合作议程,表达了中方对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