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女博士生梅里琳·穆塞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求学的故事。她怀着用中国交通智慧改善家乡交通的愿望,在中国努力学习。文章还介绍了肯尼亚的一些交通项目如锡卡高速公路、蒙内铁路,以及梅里琳·穆塞在中国交通体验中的感悟,最后阐述了她对肯中深化合作能为非洲青年提供舞台的期待。
中新网成都5月4日电,中新网记者贺劭清报道。肯尼亚女博士生梅里琳·穆塞,对中国庞大人口与复杂地形下交通系统仍能高效运转的智慧充满探寻的渴望。4日上午,在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先进控制实验室里,梅里琳·穆塞开始了新一天忙碌的数据分析与实验工作。
梅里琳·穆塞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早已习惯节假日泡在实验室、图书馆的生活模式。在她看来,想要在学业上取得收获,就必然要付出与之对等的努力,这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梅里琳·穆塞在2018年怀着改善家乡交通的美好心愿,来到西南交通大学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研究生专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她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
虽然梅里琳·穆塞的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但她透露自己“交通梦”的起始,是源于肯尼亚的锡卡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由肯中合作修建,是肯尼亚第一条8车道现代化高速公路,被肯尼亚人称作“超级高速”。这条公路在当地意义非凡,它不但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的状况,而且让高速公路旁的城市村庄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梅里琳·穆塞感慨地说:“如果你看到了高速给村庄带来的变化,也会像我这样终身难忘。”
在梅里琳·穆塞前往中国求学前一年,蒙巴萨 - 内罗毕标轨铁路(简称“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全长480公里,是肯尼亚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它在修建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横跨多个地质断裂带,但却能最大程度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这条铁路大幅提高了蒙巴萨到内罗毕的交通速度,同时路费更加便宜,因此被肯尼亚人亲切地称为“幸福之路”。
梅里琳·穆塞表示,现代交通在肯尼亚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打通的不只是经济通道,更是肯尼亚的现代化发展通道。“超级高速”和“幸福之路”这两个项目,让她深刻认识到交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方向。
在西南交通大学求学期间,梅里琳·穆塞积极体验中国文化,如舞蹈、书法、川剧等,还学会了区分麻与辣,甚至爱上了地道的川菜。她的求学生活丰富又充实,然而当被问及在中国最难忘的体验时,这位肯尼亚青年毫不犹豫地用中文回答“交通”。
梅里琳·穆塞称,中国交通的高效与先进令人惊叹不已。每一次在中国的交通体验,都转化为她学习的强大动力。她举例说,成都密集的地铁网络,方便人们高效地穿梭于城市之中;高铁在穿越隧道时也能保持高速和平稳;北京的机场尽管飞机众多,但大多数航班都能准点起飞。
202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简称《联合声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双方愿依托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合作建设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中非互联互通网络。
梅里琳·穆塞认为,“幸福之路”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的骄傲和未来,也是肯中友好的见证。肯尼亚与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不但将推动非洲现代化进程加速,还会为更多非洲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而她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运用中国交通智慧为家乡铺设现代化快车道。
肯尼亚女博士生梅里琳·穆塞在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求学,她受肯尼亚境内由中国参与建设的交通项目启发而走上交通研究之路。她在中国体验到先进的交通体系并将其化作学习动力,她认为肯中深化合作意义重大,能推动非洲现代化且为非洲青年提供机会,她希望用在中国学到的交通智慧改善家乡交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