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巢湖紫微洞景区在“五一”期间成为“潮玩地”的景象,包括热闹的非遗市集、动听的音乐表演以及景区丰富的文旅融合举措,还有游客们积极的反馈和景区的客流量情况等内容。
5月2日的巢湖紫微洞景区宛如一个超级“潮玩地”。在这里,非遗、音乐、美景和春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卷。
先看看那热闹非凡的非遗市集吧,市集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游客。在巢湖紫微洞景区入口处,下午2点左右的时候,这里已经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了,大家就像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探险家。在合肥市级非遗洪氏银器制作的展台上,那些精美的银饰简直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女性游客们被这些银饰深深吸引,眼睛都移不开了,左看看右看看,每一件都爱不释手,难以抉择。
再瞧瞧巢湖糖画展示区,苏德斌老师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他以铜勺为笔,糖液为墨,在木板上作画。只见他运腕走勺的动作娴熟自如,眨眼间,一只栩栩如生、金灿灿的蝴蝶就“落”在了木板上。这只蝴蝶刚一出现,就被一位眼疾手快的小朋友迅速“收入囊中”,就像抢到了最心爱的宝贝一样。
而省级非遗巢湖树雕画展区也不甘示弱,巢湖树雕画和牛角画就像两位优雅的佳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有一位来自合肥的游客,被这里的牛角画作品深深打动,当场就决定把一幅牛角画作品买下来。他兴奋地说:“出来玩还能见到这么美的艺术品,必须收藏。”
最受亲子家庭喜爱的地方,那当属国家级非遗纸笺加工技艺体验区了。现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靖正耐心地手把手指导游客体验流沙笺的制作过程呢。孩子们就像一群小魔法师,在特制液体中精心调制好色彩和图案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面空白扇面放进液体中。当扇面拿出来的时候,那上面晕染出的纹路就像敦煌壁画一样美轮美奂。一对姐妹花先后体验了这个流沙笺技艺,她们惊喜地喊道:“好美啊!我很喜欢。”她们完全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征服。
除了能让人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如果糖画算的话)的非遗市集,四望亭下的音乐派对也是精彩纷呈。音乐派对逐渐进入高潮的时候,就像一场盛大的音乐盛宴。二胡演奏家们身着古装,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他们演奏着《青花瓷》《兰亭序》《好春光》等国风乐曲,那悠扬的乐声就像涓涓细流,流淌在每一位游客的心间。游客们只要走到这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沉浸在这婉约灵动的中国风之中。
随着乐手指尖在琴弦上轻快地跳跃,《春风十里》《传奇》《月半弯》《公路之歌》等流行歌曲也被一支巢湖本土乐队演绎得别有一番韵味。这些流行歌曲在这个山水之间的舞台上,焕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爸爸,爸爸,我们在这儿听会儿吧!”“两位姐姐拉的二胡好好听啊”……现场热闹非凡,有的游客跟着节奏哼唱,有的游客安静地欣赏,更多的游客则是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机,想要记录下眼前这美妙的一幕。音乐与自然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国风与潮流在这里邂逅,这场音乐派对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五一”假期,在景区和游客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当暮色降临,游客们带着自己在景区收获的各种“宝贝”,比如银饰、糖画和DIY漆扇等,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他们的手机里也存满了在景区里经历的那些流光溢彩的瞬间。这个“五一”,古老的非遗在巢湖紫微洞景区中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并且以一种最具巢湖特色的方式融入到了人间烟火之中。
巢湖市文化馆副馆长许葳表示:“五一假期,我们将非遗项目带进景区,目的可不只是让人们简单地体验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非遗项目,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让非遗与旅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而且,电音乐队和民乐的混搭表演,也给市民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选择。
不少游客对景区内的非遗展演、音乐表演等互动环节赞不绝口。一位年轻游客兴奋地说:“今天来景区游玩,不仅能够了解巢湖的传统技艺,还能自己动手尝试,太有意思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巢湖市民杨玲感慨地说:“没想到景区里还有乐队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刚刚还看到以前不了解的一些非遗项目,两个孩子更是亲身体验了流沙笺的制作过程,活动形式特别丰富,也很有文化氛围。”
巢湖紫微洞景区在这个“五一”期间的客流量持续走高。假期首日就接待了2000多人次的游客,5月2日当天到目前为止游客量已经突破了4000人次。巢湖市旅游开发总公司运营中心主任叶玲莉还表示,预计后面三天还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呢。据了解,今年“五一”期间紫微洞景区以“非遗奇遇”为切口,精心打造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场景。从5月1日至3日,王乔洞洞口会上演实景情景剧《遇见王子乔》,重现王子乔当年在此得道成仙的故事。景区还复原了宋代货郎担场景,那些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摇着拨浪鼓在景区里兜售美食,让游客瞬间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此外,传统手工石磨、非遗漆扇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也贯穿了整个“五一”假期。
本文总结了5月2日巢湖紫微洞景区在“五一”期间的热闹景象,包括非遗市集、音乐表演、游客体验和景区的客流量等情况,展现了景区将非遗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尝试,以及游客对这种文旅融合模式的喜爱和认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