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独特的直播活动,即由中华书局、湖南博物院与抖音平台联合主办的关于《道德经》的数字活化直播盛典。其中涉及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相关背景、直播中的精彩内容如“数字老子”的登场,以及直播所采用的创新模式带来的成果,还有相关机构后续的合作计划等内容。
帛书散发着古老的墨香,而人工智能则有着先进的算法,当二者相遇时,会产生何种奇妙的反应呢?就在不久前,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与思想的精彩碰撞在湖南博物院盛大上演。由中华书局、湖南博物院与抖音平台携手主办的“帛书里的中国智慧——《道德经》数字活化直播盛典”,以一种极具创新的形式,将文物实景、AI交互与学术讲解完美融合起来。这场直播在抖音平台上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累计观看人次达到了50万,最高在线人数也有5.8万,这无疑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说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那可是1973年就震撼学界的重大发现。它与后世流行的王弼通行本有着诸多差异,被学界视作现存最完整的《老子》古抄写本,很好地保留了《老子》的原貌,对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传播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2024年,恰逢马王堆汉墓完成发掘50周年,中华书局与湖南博物院这两家机构联合起来,精心策划出版了《道德经(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纪念版)》。这个纪念版是由陈鼓应的《道德经译注》和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这两个久经历史考验的经典读本组合而成的。自出版之后,成绩斐然,已经实现了四印,达成了出版机构与考古研究重镇的双向赋能。在直播过程中,湖南博物院的陈华丽副研究员带领着中华书局的主播贾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游览,深入地探访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在云游环节,陈华丽针对T型帛画、帛书《老子》甲本等重点文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介绍,并且着重讲述了帛书《老子》从被发现、出土,再到后续整理的整个过程,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与深厚的文化价值。而活动的高潮之处,无疑是“数字老子”的闪亮登场。抖音平台依据《史记》的记载,运用当下最新的AI技术,生成了一位身着春秋深衣、手持竹简的“数字老子”。这位虚拟的先哲堪称智慧的化身,他不仅能够针对观众提出的有关《道德经》的问题以及各类现代生活相关的问题给出精准的回应,实时进行互动答疑,还能够从弹幕里提取高频关键词,从而生成个性化的金句。据说,为了让这个“数字老子”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在其重现的过程中采用了多达3000多条语料文本,这有助于人工智能理解“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逻辑,进而实现了典籍的可感可知传播。这次直播采用的是“出版 + 文博 + 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中华书局直接把直播间“搬进”了博物馆,观众们不仅能够跟随考古大咖一同游览,还能够在直播间里与AI老子展开互动。这种别出心裁的直播宣传形式,打破了次元壁,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领略湖南博物院的千年国宝,实现了文化推广效果的双向破圈。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肖启明在活动致辞中提到:“我们正在创造新的文化仪式感。湖南博物院承载着千年湖湘文脉,中华书局肩负着知识传播使命,抖音代表着新兴传播媒介,三者的交流与碰撞必然会进发出新的文化活力。”在同期举行的“数字时代典籍洽谈会”上,中华书局与湖南博物院宣布将会进一步加深合作,合作的领域涵盖特装书籍、主题出版、文创产品开发以及文旅研学等多个方面。在未来,双方将共同承担起“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携手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扎实的文化产品。当帛书的墨香与算法相遇时,这场盛典不仅仅重现了老子的智慧,更是开创了“技术赋能 + 学术支撑 + 大众参与”的文化传承新范式。就像观众留言所说的那样:“传统文化与Z世代,从来无需距离。”本文总结了一场名为“帛书里的中国智慧——《道德经》数字活化直播盛典”的活动。讲述了活动背后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的意义,直播中展示文物、“数字老子”互动等精彩内容,以及直播采用的创新模式和取得的成绩,还有相关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计划等,强调了此次活动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