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举措的具体内容、就业局势的稳定措施以及如何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等方面内容。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纷纷现身,着重介绍了一系列旨在稳就业、稳经济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回应外界的诸多关切。这些举措可不是泛泛而谈,它们特别注重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目标就是增强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一系列举措就像强有力的支柱,将为经济提供坚实的支撑,促使经济朝着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保障社会大局的稳定。
这些举措的出台是成熟一项就推出一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若干举措,其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
在支持就业这个板块,具体包含了多项举措。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这是稳定就业大局的关键之举。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积极稳定就业岗位能够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保障。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也不容忽视,通过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能让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此外,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以及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举措,也都是从不同角度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也是多管齐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这种精准的扶持政策能够帮助出口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积极推动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在境内再投资等措施,将有助于外贸发展的稳定和拓展。
在促进消费方面,有着丰富的举措内容。扩大服务消费是重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消费的潜力巨大。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这不仅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也能带动相关消费。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汽车作为重要的消费领域,对拉动消费有着重要意义。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能够激励劳动者提升技能,同时也能促进消费的升级。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具体措施同样不少。完善消费基础设施能够为消费创造更好的条件,例如改善购物环境等。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激活民间投资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则能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推动项目顺利进行。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也有着明确的方向。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这对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稳定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房地产行业关联众多产业,稳定房地产市场有助于稳定整个经济局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是经济的根基,金融支持能让实体经济更好地发展。
赵辰昕还表示,这些举措与去年9月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两会部署的任务是相互衔接的,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会成熟一个就出台一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会同各有关方面把这些举措落到实处,常态化、敞口式地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充分准备好预案,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依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也是重要任务。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这个数据快于时序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接下来要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是重要举措。通过落实岗位挖潜扩容实施方案,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新热点打造、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基本民生服务提供等重点领域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岗位释放力度,并且积极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
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也必不可少。对于已经出台的存量政策要全面落实,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同时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
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也非常关键。加快落实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17条措施,启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稳定就业水平。拓展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稳住3000万脱贫人口的务工规模。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也是重要方面。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落实差异化补贴支持,推动培训和就业、增收更好地挂钩。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同样重要。动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面向受关税影响的城市、园区等,组织专场招聘,定向投放岗位,帮助劳动者转岗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俞家栋表示,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储备,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当前,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成为主要引擎。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各项宏观政策进一步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潜力正在加快释放。赵辰昕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我国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要更好地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其具体的思路和方法非常明确,那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在提振消费方面,近期已经下达了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一共下达超过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在扩大投资方面,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同时,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在畅通循环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随着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将继续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文章围绕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的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展开,详细阐述了举措的五个方面内容、确保就业局势稳定的措施以及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的相关工作,这些举措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