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史先强的事迹。他是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的四级警长,在洛古河村坚守,在多个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如边境巡逻、服务村民、抗洪救灾、扶贫发展等,他还积极推动边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同时他的奉献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人,他的故事还被改编成话剧激励更多青年投身边疆建设。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已公布,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史先强成功获评新时代青年先锋。他所在的洛古河夫妻警务室,他是第二任驻村移民管理警察,他以扎根极北边疆的执着坚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赢得了这份荣誉。史先强所获荣誉众多,从“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他累计荣获国家级荣誉6项、省部级荣誉5项,还荣立个人一等功,无疑成为了守护龙江边疆的优秀榜样。2020年7月,首任戍边夫妻贾晨翔、王晓莲调离的时候,史先强毅然决然地在决心书上写下“我愿以青春为墨,续写边疆忠诚”。那时他刚刚结束12年的军旅生涯,面对组织提供的多个选择,他坚定地前往洛古河村,那里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他的妻子沈欣回忆说:“他仔细查阅所有资料,反复琢磨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提前半年就开始进行耐寒训练。”洛古河村位于中俄边境,这里冬季漫长,长达8个月,积雪厚度最多能达到2米。史先强的巡逻日记里有着这样的记录:“2023年1月15日, - 42℃,巡逻途中防风镜结冰,只能依靠体温来融化;界江冰面裂开,马上设置警戒线……”这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他每月徒步巡逻约300公里的艰辛路程。史先强在工作中有很多创新举措。他推出“双语服务卡”,上面用中俄双语标注紧急联系方式,方便中俄两国人员;他还建立“民情日记本”,用来记录每户村民的特殊需求。在2024年春节期间,他带领团队开发“云端警务室”,借助视频连线的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户籍业务,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2023年夏天,界江突然爆发洪水,史先强连续72小时坚守在堤坝上。村民张建国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浑身都湿透了,还坚持逐户帮助村民转移物资,最后自己家的存粮被冲走了都没发现。”他的这种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村民,如今洛古河村组建起一支20人的“红袖标”护边队,形成了警民联防的全新格局。在扶贫工作方面,史先强积极和村“两委”一起出谋划策,向政府申请扶贫资金,建设养鸡场。他自己还自学养殖技术,与专家多次进行试验,最终采用“林下散养 + 智能温控”模式,使产蛋率提高了40%。并且他牵头建立“电商助农”平台,助力村民每年增收超过80万元,让“北极鸡蛋”成为网红产品。对于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刘桂香老人,史先强每周三次定时去探望。老人虽然经常忘记他的名字,但每次他来的时候老人总会哼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种超越血缘的亲情,促使村民自发组织“暖心厨房”,定期为戍边夫妻送去热乎乎的饭菜。史先强积极推动建立“智慧边境”系统,安装15处高清监控点位,配备无人机巡航。在2024年3月,通过热成像技术发现非法越界人员,及时避免了涉外事件的发生。他主导编写的《极寒地区边境管控手册》,被纳入国家移民管理局培训教材。他的妻子沈欣既是民警又是教师,他们将女儿托付给村民照看。女儿在作文里写道:“我的爸爸妈妈是星星,虽然住在天上,但会照亮整个村庄。”在极地边境线上,史先强用12年的军旅生涯和6年的戍边岁月,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担当。他的故事被改编成话剧《北疆星火》,在全省巡演32场,激励了超过万名青年投身到边疆建设之中。当被问到坚守的动力时,史先强指着警务室墙上已经泛黄的照片,那是首任戍边夫妻与村民的合影,他说:“他们种下的树苗已成林,我要做的,是让这片森林永远郁郁葱葱。”这位青年先锋正以自己的青春力量,续写着“北疆卫士”的不朽传奇。史先强作为新时代青年先锋,在黑龙江畔的洛古河村默默奉献。他在边境巡逻、服务村民、抗洪救灾、扶贫致富、边境管理等多方面成绩斐然,他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村民,他的故事还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边疆建设,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续写着北疆卫士的传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