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于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讲述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现状,包括物流运输、载人飞行等方面的情况,还会提及低空经济装备对消费空间的拓展,以及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多种应用场景等内容。
如今,低空经济备受瞩目。空中出现了诸多新景象:“空中的士”开始试飞,快递包裹借助飞行极速抵达目的地,无人机植保也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各种各样基于低空领域的新业态正逐步兴起。
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发展迅猛,已经“飞起来”了。在大湾区的上空,每天有两万多件货物通过低空运输飞行,算下来平均每分钟就有近百架物流无人机在空中穿梭往来。这些无人机让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构建起一个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
在低空经济的各类应用场景里,载人飞行无疑是最让人兴奋激动的场景之一。比如从深圳前往珠海,仅仅20分钟,飞机就能稳稳地降落在珠海九州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条航线于去年4月底开通,每天有一班次,下午5点从深圳南头机场起飞前往珠海九州机场,然后在下午5点35分返回。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已经飞行了100多架次,搭载乘客达400多人次。目前,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经济集聚区已然形成。低空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全新动力源,对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低空经济装备为消费开拓了新的空间。随着科技的助力,低空经济展现出各种新花样。快递可以从空中落下,人们赏花能够飞上云霄,城市治理有了“天空之眼”,巡检安防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应用加速发展,带动了研发、制造、运营等整个产业链的快速提升。
我们在模拟舱体验了新一代低空经济产品——陆地航母飞行器。陆地航母将家用汽车和飞行器相结合,这款产品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交付,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实验试飞和陆行测试。陆地航母刚一亮相就获得了将近5000台的预订量,到今年年底将会正式预售。
在文旅消费方面,无人机也能大显身手。在山东青岛,有一个“共享无人机租赁柜”非常吸引眼球,游客只要用手机扫码、支付押金,就能租用一台配备4K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而且近期,上海、辽宁、四川等多地的低空载客游览航线纷纷密集开通,让游客实现从地面游览到云端观光的转变。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低空经济中最为关键的载体,除了常见的应用场景之外,它们还有更多的用途。比如在地震救援时可以点亮夜空,在高层灭火中能够守护安全,自主完成设备安装工作,甚至在外星探测时也能完成特定任务等丰富的应用场景。工信部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
低空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载人飞行等业务发展,低空经济装备对消费空间的拓展,以及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广泛应用场景等内容,展现了低空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