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中从17岁怀揣淘金梦南下打工开始,历经在玩具厂的艰辛劳作、涉足鸡蛋贸易创业成功,又因朋友背叛陷入巨额债务危机,最后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觉醒下重新开始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梦想、挫折、背叛和重生的人生历程,反映了普通人在商业浪潮中的挣扎与奋斗。
2002年7月,湖南邵阳的天气闷热,蝉鸣阵阵。17岁的李晋中蹲在村口老槐树下,指甲抠着树干上的青苔,露出斑驳的树皮,就像家中那有裂缝的陶缸。母亲给他的帆布包中,六个烤红薯的香气夹杂着泥土味,他身上穿着表姐的旧蓝布衫,袖口补丁的针脚歪歪扭扭,却带着外婆的温度。“阿国,到了东莞记得写信。”父亲颤抖的声音传来。他望着铁轨方向,绿皮火车汽笛声惊飞麻雀,震碎池塘平静。他摸着姐姐寄来被汗水洇湿的车票,票面上“东莞东”三个字虽边缘卷翘,但在他心中像团火。在东莞玩具厂的第一个月,李晋中在流水线上重复粘贴玩具眼睛的动作,指尖被胶水烧疼,甲醛味刺鼻,车间里塑胶颗粒气息经久不散。宿舍12张上下铺挤着20个同乡,夜里翻身铁架床吱呀声与远处塑料厂机器轰鸣声交织成独特的入眠曲。领到380元工资那晚,他躲在楼梯间数了三遍,纸币油墨味混着炒米粉香,让他想起母亲把大红薯留给他,自己啃窝窝头却说“娘不爱吃甜”,他明白了钱的味道是梦想发酵的味道,有甜也有涩。2004年,姐姐在深圳的鸡蛋批发档口喊他帮忙。他推着装满鸡蛋箱的三轮车穿过华强北,看着白领走过,皮鞋声与鸡蛋箱碰撞声交汇。一个女士撞翻一箱鸡蛋,蛋液流淌,他捡拾蛋壳时听到女士说“小伙子,你这鸡蛋看着真新鲜。”这句话成为他创业的种子。2009年立春,东莞出租屋阵痛室里消毒水气味刺鼻。李晋中握着妻子的手,妻子用力到指甲泛白还勉强笑着说等孩子长大回老家盖楼房。大女儿出生时,他望着雨丝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决定从鸡蛋贸易创业。父亲帮贷的2万元是种子,他每天凌晨四点骑二手摩托车,用旧棉被裹着车尾箱的鸡蛋箱穿梭在湿滑街道。第一次敲超市采购部的门被保安拦住,他攥着皱巴巴名片说自己是新鲜土鸡蛋供应商。采购经理敲开他的鸡蛋,金黄的蛋黄晃动,他想起母亲说自家鸡吃谷子蛋黄更黄。创业初期被客户拒绝时,他蹲在超市后巷啃冷馒头,看着夕阳下鸡蛋箱影子;守库房深夜老鼠穿梭,他数库存用粉笔在墙上画杠。妻子凌晨三点煮姜汤给他,她的鼓励支撑他度过艰难日夜。2014年盛夏,他站在五辆崭新送货车前,车身上“邓氏蛋业”字样醒目,年入50万的账本记录着老家盖房、妻子的金项链,却没记录命运已暗中标价,如同鸡蛋箱的裂痕。2013年深秋,在东莞湘菜馆,李晋中对面西装革履开着新款宝马的年轻人,他无法与七年前电子厂没钱吃饭的14岁小弟联系起来。他想起2006年雨夜给小弟盒饭的事。成年人友谊脆弱,利益面前曾经的情谊可能变质。2017年,小弟来还钱,看似情谊依旧,实际却像精心告别。当手机行业掀起财富浪潮,他对自己的鸡蛋箱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在2019年促使他跟风投资,邻居讲述网络推广神话时,他把25万积蓄投入骗局。2020年3月,厦门小旅馆里,李晋中看着25万积蓄汇出的转账记录,感觉像无数鸡蛋破碎,老家新房在眼前崩裂。邻居带他看的所谓办公场地,那些年轻人眼神空洞。直到他发现邻居酒桌上的算计,才惊觉自己陷入骗局。连夜逃回东莞的大巴上,暴雨中他想起母亲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妻子只是默默把女儿奖状贴正,他第一次尝到绝望。2021年春节,朋友说30万转让工厂给他,保证每月3万纯利,他被订单数据迷惑,没发现陷阱。接手工厂后,订单从空白到突然砸下,他没发现背后贷款利滚利。直到催收电话响起,供应商堵门要债,他才知道自己是替罪羊,负债达100万。2023年秋,深圳龙华劳务市场,阳光照在招聘启事上。李晋中盯着“快递员”“搬运工”字样,摩挲着掌心老茧。妻子整理简历,变卖金饰却藏着结婚戒指说要从头再来。他在菜市场重新整理鸡蛋箱时,发现看待鸡蛋的心态变了。自媒体成为他的救赎,讲述经历时得到陌生人鼓励。女儿的短信让他落泪,他回复说要攒够鸡蛋给女儿换新衣服,家人的爱成为他的动力。现在的李晋中,凌晨五点就在菜市场搬鸡蛋箱,记录客户喜好。妻子在电子厂打螺丝,午休时发女儿奖状照片,女儿作文里写爸爸会变魔术把鸡蛋变成明天。他学会记录债务,用账本和鸡蛋箱教儿子算术,明白债务能像鸡蛋箱一样逐个搬完。妻子端来红薯粥,他仿佛看到20年前的少年,现在的他多了份从容。2024年春,李晋中在老家阳台上,看着母亲晾晒的辣椒,他打算拍视频讲述自己20年的故事。他明白人生的成功不是金钱数字,而是能在经历风雨后带着家人稳稳前行,曾经的一切都成为滋养生命的养料。李晋中的故事是一个充满起伏的人生历程,从年少南下逐梦,到创业成功,再到遭受朋友背叛陷入债务深渊,最后在家人的爱与支持下重新振作。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欲望与挫折的交织,以及在困境中重生的勇气,告诉人们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不放弃希望,在家人的陪伴下就能够重新构建自己的人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