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卤鹅爆火背后:小城的文旅进阶之路

重庆荣昌因一只卤鹅而迎来巨大流量的故事。这只卤鹅在网络走红后,“五一”期间荣昌的游客量、卤鹅销量、零售额等大幅增长。文章详细介绍了卤鹅走红的缘由、卤鹅带来的火爆场景、当地政府和商家的应对举措,展现了荣昌从“养在深闺”到“声名远扬”,努力将偶然爆红转化为文旅破圈的进程。

渝西腹地的濑溪河畔,烟火气弥漫。瞧,一只只金黄油亮的卤鹅香味飘满街巷,重庆荣昌就这么迎来了如潮的客流量。据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荣昌接待游客达234.5万人次,相比以往同比激增168.2%;卤鹅的销量更是惊人,29万只卤鹅被抢购一空,销量暴涨752.53%;零售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幅达258%。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小城,以往以陶器、荣昌折扇、夏布织造闻名,却如同深闺中的佳人鲜为人知。如今,借着卤鹅的鲜香,正逐渐打开尘封许久的文化宝盒,在网络流量时代的聚光灯下重新焕发光彩。荣昌的火爆,根源就是一只卤鹅。今年4月,重庆荣昌人林江,五次跨城给外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荣昌卤鹅”,这一行为受到广泛关注,荣昌卤鹅的知名度迅速飙升,摇身一变成为爆款美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荣昌卤鹅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深度交融的产物,是非遗特色美食,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本地白鹅营养价值极高,微量元素丰富,油脂含量少,这就造就了荣昌卤鹅肉质软而不烂、鲜香爽口的独特口感。在2011年,“荣昌卤白鹅制作技艺”就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2022年,荣昌白鹅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五一”假期的时候,荣昌城区的商业街里,大大小小的卤鹅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龙般的游客队伍,大家都在等着购买卤鹅。有些老字号店甚至还贴出了“限购一只”的字样。就像“小蒋卤鹅”的老板蒋达君说的那样,他开了10多年的店,以前来的都是周边的老顾客,哪像现在,一天能接待上千位外地客人这可是头一遭。“五一”期间,客流量呈几何倍数增长,队伍从早上7点排到晚上10点,他把全家人都叫来帮忙,自己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以前一天卖五六十只,现在一天的销量翻了10倍不止,胳膊累得都抬不起来。在店内,店员蒋琳正在用手机直播呢,“家人们看清楚,我们每只鹅都是当天现卤、当天发货。”她把镜头对准剁鹅的案板,只见锋利的菜刀在卤鹅骨架间熟练地起落,金黄的卤汁顺着斩开的肌理流淌下来,瞬间弹幕就被“流口水”“快上链接”等留言刷屏了。这场从早到晚的直播就像是店铺的“第二战场”,仅“五一”当天,线上销售订单就激增超10倍。要知道,半个月前蒋达君还觉得做食品不需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而现在他还专门安排一名员工在直播间里解答游客的问题呢。蒋达君谈起荣昌火了之后自己生意的变化时,指着储藏室里的包装盒说:“最近一天要用好几千个,真没想到家乡靠一只卤鹅能这么火,作为店家,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品质、传承技艺。”街头的一家快递点堆满了印着“荣昌卤鹅”字样的泡沫箱,一些游客拎着卤鹅现场打包寄送,还有快递公司直接在卤鹅店门口等着打包送货,承诺全国最快可次日达。这时候的卤鹅,早就不只是一道美食了,更像是一把打开城市大门的钥匙。官方数据表明,从4月初到月底,荣昌区1000余个荣昌卤鹅直播间销售额翻番,最高的单店铺销售增长超过1000%。荣昌卤鹅屠宰量增长500%,“线上线下”销量增长超过200%,快递单量增长超1900%,荣昌重点商贸企业日均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关联产业带动消费突破10亿元,环比增幅达155%。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火爆,荣昌可没有沉浸在惊喜之中。古街商铺连夜亮起霓虹灯,非遗工坊也推出卤鹅主题体验活动。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到全产业链的加速布局,这座西南小城就像骑着快马还不松懈的骑手一样清醒,正在努力将偶然的爆红转化为文旅破圈的必然机遇,谱写着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的进阶篇章。“五一”假期首日,荣昌北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荣昌区政府面对这样突然的流量,展现出了高效的应对能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无论是交通疏导还是旅游服务,从设施升级再到文化推广,全方位地提升城市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了迎接远方的客人,4条免费的“荣昌卤鹅美食观光专线”早就等候在车站外,把游客精准地送到夏布小镇、万灵古镇等热门景区。同时,荣昌城区所有公交线路不但免车票,而且延长运营时间,运营到晚上9点30分左右,比原来延长了大概3小时,这样就实现了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区之间的及时对接。22岁的广东女孩张颖,多次刷到荣昌卤鹅的视频后决定来一探究竟。她尝了荣昌卤鹅后说:“我们潮汕卤鹅偏咸香,这边的卤味带着点花椒的麻,啃起来特别有滋味,完全超出预期!”她举着刚买的卤鹅腿,眼睛笑得弯弯的。她本来只打算待一天,可是民宿老板告诉她还有万灵古镇的老巷子没逛,夏布手作体验也能试试。她掏出手机,镜头对着卤鹅和背后古色古香的街道,说道:“刚才发了条朋友圈,评论都在问地址,我准备拍个短视频讲讲荣昌的旅游体验,强烈推荐荣昌的免费观光车,从高铁站直接坐到景区门口,对路痴太友好了!”说话间,她的手机又收到几条消息,是广东的朋友看到她的定位后发来的“代购”请求。她笑着说:“看来回去得带两只真空包装的卤鹅了。玩得好吃得好,真是不虚此行。”为了让游客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荣昌开展了“舌尖上的安全”专项行动,对全区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荣昌还在各大景区设立美食街区,汇聚了荣昌卤鹅、黄凉粉、羊肉汤等特色美食,让游客能一站式尝遍荣昌味道。从浙江杭州赶来的游客戴悦乐说:“花3个多小时转战高铁、汽车,再排几个小时队吃一只卤鹅的行为确实疯狂,但只要美味,就觉得值。”她还说:“排队时,还有人给我们发凳子、提供免费充电设备,还送我手写旅游攻略,太暖心了。”荣昌爆火之后,街道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修路、美化环境、清扫街道的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工作;打卡点那些无关的摊位都让道了,遮雨棚搭起来了,长年设置的栏杆因为游客一句“绕道上厕所不方便”就立即拆除;闹市区及时设置行李存放点、外地车辆停靠点,政府敞开大门,停车、公厕、茶水统统免费;就连过年才有的民俗表演都“限时返场”,用最高规格招待八方来客。在流量浪潮中,荣昌可不是“旁观者”。当“荣昌江哥”的投喂视频在全网掀起波澜时,荣昌地方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启动荣昌卤鹅非遗技艺传承人评选、开发卤鹅主题文创,推动“美食打卡”升级为文化深度游。另一方面,当游客在评论区询问“五一去荣昌怎么玩”,当地政府马上出台景区免费、公交车免费、停车免费等举措,同时成立专项指挥部提升城市品质以迎接流量。志愿者们穿上了印着卤鹅卡通形象的马甲,街头挂满了“荣昌欢迎您”的灯牌,城市雕塑补色刷新,新增了墙壁涂鸦。这座城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将网友的热情转化为游客触手可及的体验。面对卤鹅突然暴涨10倍的订单,荣昌没有仅仅停留在售卖层面。当地政府打出“产业组合拳”: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联动银行提供10亿元专项授信,成立卤鹅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请来西南大学、市畜科院的专家团队,开展白鹅品种改良与深加工技术攻关。荣昌区还同步出台了《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构建“4321”体系打造全产业链:从白鹅养殖标准化到中央厨房集约化,从社区零售到电商矩阵,目标是2026年全区卤鹅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百城万店”布局。荣昌区招商局局长王利亮说:“荣昌卤鹅火爆之前,卤鹅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一是鹅的养殖,二是卤鹅的加工,后续没有过多延伸。”现在每天的需求量增长很快,未来会推动鹅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大上下游产业招商,目前已经进行了羽毛球相关企业的招商。荣昌还把夏布小镇打造成卤鹅产业直播小镇,让这个曾经冷清许久的古街重新热闹起来。直播达人们对着镜头演示卤鹅的“十八般吃法”:卤鹅面、卤鹅粽子、卤鹅火锅底料,甚至将卤鹅与荣昌陶结合,推出“买陶罐送非遗卤鹅”的定制礼盒。有商家主播说:“政府办的直播培训班教我们怎么打光、怎么互动,现在直播有时候能吸引几万人!”数据显示,荣昌1000余个卤鹅直播间销售额集体翻番,最高单店销量增长1000%。这只是政府推动“非遗 ”融合的一个小例子。在夏布小镇的非遗研学馆里,游客可以体验“卤鹅包装夏布手绘”;万灵古镇的草坪上,有“卤鹅野餐会”搭配竹编体验;就连半程马拉松赛,奖牌都融入了卤鹅与夏布的元素。荣昌区政府副区长王媛媛表示,要通过“提档景区品质、点亮夜间经济、深耕非遗传承、强化产业支撑”四大举措,让荣昌这座西南小城焕发新时代魅力。相比一线城市,荣昌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接待水平等方面确实还有提升空间,不少网友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大家都期待荣昌能够将“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夜幕下的濑溪河畔,千年古桥倒映着璀璨灯火。非遗传承人正在直播,大学生创客用卤鹅骨熬制火锅底料。这座曾经沉寂的小城,正怀着滚烫的诚意与清醒的认知,书写着属于西部小城的进阶故事。它不急于用流量定义自己,而是让每一分热度都沉淀为可持续发展的养分。

重庆荣昌因荣昌卤鹅走红而迎来大量游客和商机,卤鹅的走红源于网络传播。“五一”期间旅游和卤鹅销售数据大幅增长。文章阐述了卤鹅走红的背后因素,包括其文化底蕴和独特口感。当地政府和商家积极应对,政府提升接待能力、打出产业组合拳等,商家通过直播等方式增加销量,整个荣昌在努力将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向着文旅破圈和城市发展大步迈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54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