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水利部联合建立的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平台已正式启动。该平台旨在解决之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执法司法衔接不畅、地区配合不足和线索发现不及时等制约问题。平台由最高检和水利部牵头,部分单位负责日常运营,包含信息共享、案件协作、调度指挥、卫星遥感四大基本功能模块,目前已开通使用单位2939家,在协调省级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统筹多方面治理以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水利部共同建立的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平台,日前正式开启运行模式。
曾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执法与司法之间衔接不够顺畅,不同地区在协作方面有所欠缺,线索发现也不够及时等,这些问题犹如重重枷锁,极大地限制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不过,随着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平台的上线,仿佛曙光初现,这些状况有望迎来转机。
这个协同平台由最高检和水利部来牵头搭建。在日常运营方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划分成四个非常重要的模块。
首先是信息共享模块。通过这个模块,黄河流域九个省区的各级检察机关与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之间就能够实现信息的流通与共享,就像在它们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的桥梁,让各方之间的信息能够快速传递、交流。
其次是案件协作模块。这一模块作用巨大,它使得九个省区的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线索能够进行双向移送。不仅如此,重点案件可以进行交办督办,跨区域的办案协作也能够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效果。
最高检供图
再者是调度指挥模块。借助这个模块,能够对重大案件进行在线指挥调度。而且,黄河流域九个省区的办案力量、技术专家以及技术设备等办案资源可以得到统一的调配,这就如同把分散的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在应对复杂案件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最后是卫星遥感模块。这个模块实现了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地球遥感卫星系统的数据对接,并且具备卫星遥感信息的解析功能。这就像给办案人员装上了一双“千里眼”,能够更好地为办案提供有力的支撑。
据相关介绍,这个平台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它负责协调流域省级检察院与流域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对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进行统筹治理,从而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经过联网测试,当前这个平台已经有2939家单位开通使用。(记者刘硕、魏冠宇)
本文总结了黄河流域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平台的启动情况,阐述了其建立的背景是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的诸多制约问题。详细介绍了平台的运营牵头单位、负责日常运营的单位,重点解读了平台的四大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共享、案件协作、调度指挥和卫星遥感,最后说明了平台的任务以及目前开通使用的单位数量。这个平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