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干达举办的“竹木炭生产与利用”海外培训班的情况。中国专家在培训班上分享竹子种植、竹产业发展等技术,引起乌干达学员浓厚兴趣,他们积极探讨相关方案在非洲落地的可行性,同时中国对乌干达竹产业人才的培训也推动了当地竹产业发展,乌干达在竹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宏伟计划且中国的助力契合其需求。
在乌干达举办的“竹木炭生产与利用”海外培训班备受关注。培训班上,诸多有趣的问题被提出,像“哪些植物纤维颗粒适合生产竹炭成型燃料”“如何为竹炭提供更适宜的存储条件”“燃烧炉应如何设计以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等等。在这个培训班里,8名中国专家对30多名乌干达竹农与业内人士开展培训工作,传授竹子种植、竹产业发展、竹炭生产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中国专家组组长、中国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吴统贵介绍说,竹子在世界上被公认为可再生环保资源,竹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绿色产业。在乌干达发展竹产业意义非凡,不但能够助力乌干达应对生态和能源危机,还能够带动就业,促进减贫工作。
培训期间还有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专家向学员展示了多种竹制品,如竹篮、竹扇、竹制挎包和餐具等。乌干达竹子协会执行秘书萨拉·伊甘比·纳卡伊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多次向中国专家询问制作这些产品需要的竹子品种以及制作方法等。当得知乌干达种植的竹子适合制作这些工艺品时,她非常高兴。她还表示,通过此次培训班,对中国在竹子加工方面的做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未来会积极向乌干达民众普及竹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让更多人认识到发展竹产业的好处。
莫里斯·奥马拉·奥东戈,乌干达尼亚贝亚林业学院的一名生物质能技师,他告诉记者,和传统木材相比,竹炭的燃烧效率更高,对环境的污染更小。利用中国专家介绍的“先炭化、后成型”技术路线生产竹炭成型燃料,能够有效缓解当地因燃烧木材而引发的森林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他还说自己会把学到的技术分享给学生和社区,从而推动当地竹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为乌干达培训了200多名竹产业相关人才。乌干达竹子开发中心负责人恩迪亚穆哈基·德雷克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在中国接受培训后,他创立了乌干达竹子开发中心。这个中心帮助当地竹农把竹子加工成筒、杯、椅子等产品,而且这些产品销路很好。竹农们的收入来源增多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乌干达有着宏大的竹产业发展计划,他们打算到2029年培育30万公顷竹林,并且积极构建竹制品加工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涵盖家具制造、生物燃料生产等多个领域。乌干达水资源与环境部官员玛格丽特·阿达塔表示,中国政府和包括乌干达在内的非洲国家共同推动“以竹代塑”等竹藤领域合作,对乌干达竹产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助力,这也契合非洲国家的需求。
本文总结了中国在乌干达竹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专家通过培训分享技术,激发了乌干达相关人员的兴趣,推动了竹产业相关技术在当地的传播和应用,并且中国长期为乌干达培训竹产业人才,促进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乌干达自身也有着竹产业发展的规划,中国的助力与之需求相契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