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对苹果最新财报结果的看法。苹果营收和每股收益超预期,但由于关税影响、生产转移举措、服务业务和Siri升级计划不明朗等因素,股价盘后跌4%。摩根士丹利重申“增持”评级和235美元目标股价,分析师伍德林对苹果短期前景满意且对长期前景有期待,同时也指出了苹果财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分部业绩指引等,此外还探讨了苹果在大中华区销售额下降及生产转移战略相关的情况等。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对苹果最新的财报结果持有一种复杂的态度。苹果公布的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其营收达到了95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65美元,这一数据可是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呢。
然而,看似不错的财报数据背后,却隐藏着诸多让市场担忧的因素。由于该公司在关税对其业务的影响方面缺乏明确性,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一系列举措也让人捉摸不透,服务业务的未来走向如同迷雾一般,还有Siri软件升级计划也没有清晰的路线图,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4%。这一跌可不容忽视,反映出市场对苹果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情绪。
不过,摩根士丹利倒是重申了对苹果股票的“增持”评级,并且维持其235美元的目标股价。这似乎又表明,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摩根士丹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看好苹果的发展潜力的。
摩根士丹利对苹果最新季度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从一方面来看,他们对苹果的短期前景还是比较满意的。分析师埃里克·伍德林就维持对苹果股票的“增持”评级,并且给出了235美元的目标价。他对苹果iPhone的增长情况、在中国市场的营收状况、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以及前几个季度和本季度需求的稳定性都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伍德林特别指出,“尽管苹果的关税与中国过度挂钩,但6月份季度仅面临9亿美元的关税成本”。这一情况表明,苹果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战略似乎正在发挥作用。早在特朗普总统实施关税之前,苹果的主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就已经开始将生产转移到越南了。自从关税实施之后,也有多份报道显示,该公司正在寻求在印度和巴西生产更多的iPhone。这一系列的生产转移动作,无疑是苹果应对关税影响的重要举措。
在昨日财报发布之后,苹果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就出现了下跌的情况。这再次说明市场对苹果的财报并不是完全看好,尽管营收和每股收益的数据表现不错。
虽然这位分析师确实对苹果的短期业绩指引和季度业绩表示赞赏,但是他对其他一些因素却表现出了失望的情绪。比如说,没有针对本季度的分部业绩指引,尤其是摩根士丹利每季度都会关注的服务部门业绩指引的缺失,这让分析师对苹果的业务规划产生了疑惑。
摩根士丹利还对苹果公司将生产从中国转移的具体战略感到疑惑。伍德林表示,苹果“无法承诺9月份及以后将有多少产品来自印度/越南”。这种缺乏承诺的情况意味着关税对公司销售的长期影响依然不明确。伍德林还补充说道:“苹果公司也没有提及定价或者其他关税缓解工具,也没有提供新Siri推出的最新时间表。”这些因素都给苹果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苹果在大中华区(包括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下降到了160亿美元。该公司将销售额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汇率波动。首席执行官Tim Cook在随后的采访中表示,由于关税的影响,iPhone的预售尚未出现。这种预售被称为“订单拉动”,它如果出现会人为地夸大当前收入数字,并且对未来期间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总结了摩根士丹利对苹果最新财报结果的复杂态度,虽然营收和每股收益超预期,但一些因素如关税、生产转移、服务业务和Siri升级等影响股价下跌。摩根士丹利重申“增持”评级又显示对其潜力看好,分析师在肯定苹果短期业绩同时对缺乏分部业绩指引等问题表示失望,也探讨了生产转移战略的不确定性以及大中华区销售额下降的相关情况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