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青岛啤酒与百位影人共同见证中国电影120周年这一历史性节点的各种场景和关联。从典礼现场的趣事,到青岛啤酒在活动各个环节的体现,再到青岛啤酒与青岛这座城市形象的深度绑定,以及它在电影文化传播和城市文化展示方面的独特意义等。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于青岛盛大开幕。黄海之滨,星光璀璨,数百位电影界的精英们汇聚于此,共赴这一盛事。而青岛啤酒,作为本届华表奖的战略合作伙伴,与这些影人一道,见证了中国电影120周年这个极具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在那星光熠熠的典礼现场,青岛啤酒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嘉宾踏入青岛的那一刻起,在他们入住的酒店里,一杯青岛啤酒,就已经开始传递出“啤酒之都”的热情好客。典礼现场更是充满了青岛啤酒的元素,到处彰显着这座城市“有朋自远方来,必青岛啤酒”的盛情。且看那百米红毯两侧,青岛啤酒logo灯箱与手举牌相互映衬,甚至有嘉宾直接举着青岛啤酒踏上红毯,让本就星光闪耀的红毯多了一份充满烟火气的“松弛感”。主持人也不忘在现场向红毯嘉宾“安利”来青岛团建要“喝青岛啤酒”。在颁奖典礼现场以及嘉宾候场区,设有融入品牌经典1903系列设计的特调饮品吧台,青岛啤酒经典1903、纯生、原浆、白啤等丰富的产品琳琅满目,影视大咖们在候场的间隙能够尽情享受青岛特色的“微醺时光”。备受瞩目的华表奖嘉宾伴手礼更是别出心裁,刻有“华表奖纪念”字样的定制青岛啤酒,搭配“天长递酒”特色背包,满满都是青岛的热情。这不仅是一场电影的盛会,也是青岛啤酒展示自己的舞台。“安阳”,一听青岛啤酒,演员黄渤那地道的青岛话就冒了出来。在“啤酒之都”的中国电影华表奖入场式上,“啤”气高涨,仿若一场大型的“约酒”现场。黄渤打算活动结束后邀请大家“哈啤酒吃海鲜”,演员黄晓明在推荐家乡美食时也把啤酒放在前列。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华表奖作为中国电影三大奖项之一,它不仅是艺术的汇聚地,更是城市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现。而青岛啤酒在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将“啤酒之都”与“电影之城”紧密相连。在青岛的城市叙事中,“啤酒”和“电影”的关系千丝万缕。青岛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中国早期电影活动的重要发生地。青岛啤酒作为民族品牌的骄傲,与中国电影史的发展进程几乎同步,这就为“啤酒之都”与“电影之城”的魅力交融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在央视新闻“跟着电影游青岛”的直播中,青年演员于适推荐青岛“哈啤酒,吃蛤蜊”的理由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央视新闻主持人杨新颖随着直播镜头走进青岛啤酒百年工厂,与国家级啤酒评酒终身委员朱蕾一同品酒,从专酒专杯到不同啤酒与最佳菜品的搭配,“哈啤酒”的仪式感被视为青岛人的幸福感。青岛啤酒与城市形象的关联,并非只是简单的视觉呈现。它通过场景的构建、文化的隐喻以及情感的共鸣,达成了城市与品牌的双向增值。从大银幕上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到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国潮单品,青岛啤酒始终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时代的发展。中国好电影与青岛啤酒的国潮好味道之间的共生故事,一直在持续,永远不会有结束的那一刻。文章讲述了青岛啤酒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中的各种表现和角色,包括在典礼现场各个环节的融入、与影人的互动等,还阐述了青岛啤酒与青岛这座城市形象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在电影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中的重要意义,展现出青岛啤酒与中国电影共生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