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厄自贸协定周年:经贸合作加速前行

中国 - 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一周年之际,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双方商品进出口情况,如厄瓜多尔的香蕉、白虾等商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等产品在厄瓜多尔市场的情况,还提及了协定对双方企业合作框架的构建等。

5月1日,中国 - 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一周年了。在这一年间,自贸协定就像一阵强劲的东风,有力地推动着中厄经贸合作之“船”快速前行。

自从协定实施以来,厄瓜多尔的很多商品如香蕉、麒麟果等迅速打入中国市场,并且收获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中国生产的机械、电气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品在厄瓜多尔市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厄两国各界人士看来,这个自贸协定把两国经贸互补的潜能充分激发了出来,让两个国家的市场能够更加紧密地联通对接,就像是给两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9.15亿美元,和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34.17%。其中,中国从厄瓜多尔进口的额度为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了自贸协定在促进双边贸易方面的强大力量。

厄瓜多尔 - 中国商会(厄中商会)会长马加莉·凯塞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厄中自贸协定在起步的这一年里就取得了非常令人欣喜的成果。这主要得益于关税减让以及贸易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厄瓜多尔生产的香蕉、可可等传统商品在中国市场逐渐站稳了脚跟,在庞大的中国市场里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白虾是厄瓜多尔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厄瓜多尔全国水产养殖协会会长何塞·安东尼奥·坎波萨诺告诉记者,当前厄瓜多尔生产的白虾在中国进口虾类市场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了70%,而且白虾的出口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他还认为,自贸协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了双边的贸易往来,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两国在通关、检疫等多个方面的机制性合作,这对于双边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个自贸协定,本地的生产商需要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同时要加大对中方检疫标准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坎波萨诺这样说道。

今年2月的时候,厄瓜多尔罐装金枪鱼首次以零关税的形式对中国出口。厄中商会理事张鹏翔认为,这一事件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仅标志着金枪鱼这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成功地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而且还使得有着“世界金枪鱼之都”美誉的曼塔成为了厄瓜多尔经济发展战略中心之一。他还提到,等到相关的植物检疫议定书生效之后,厄瓜多尔生产的蓝莓、牛油果等商品也将会与中国的消费者见面,这将进一步丰富厄瓜多尔对中国的商品出口种类。

自贸协定生效之后,中国生产的汽车及零部件等大多数产品在进入厄瓜多尔市场的时候,厄瓜多尔方的进口关税将会从目前的5% - 40%逐步削减至零。厄瓜多尔汽车工业企业协会最新的报告显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厄瓜多尔的电动车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0.4%,在电动车的销量榜上位列第一名。宇通、奇瑞等中国品牌在当地也备受消费者的追捧。

厄瓜多尔中资企业商会会长马文杰表示,除了电动车之外,自贸协定还推动了中资企业在厄瓜多尔的能源、矿业等领域进行投资。通过利用中国的技术来赋能厄瓜多尔的自然资源禀赋,从而显著地提升了当地工业的竞争力。“这个协定通过机制性的安排,为两国的企业构建了一个稳定、透明、互利的合作框架,推动着经贸合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不断迈进。”马文杰这样说。

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主管经商事务参赞方昊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一直在通过持续扩大市场准入、频繁举办展会等多种交流活动,为厄瓜多尔本地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合作机遇。“我们期待着两国的企业能够借着自贸协定的‘东风’,让双边贸易的大船航行得更远、更快。”方昊说道。

中厄自贸协定生效一周年成果显著,双边贸易额增长明显,厄瓜多尔多种商品在中国市场发展良好,中国产品在厄瓜多尔也备受欢迎,同时协定推动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深入发展,包括通关检疫、企业投资等,未来在协定的推动下双方经贸合作有望继续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2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