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小于,我操你大爷的,站没站过哨啊?脚步声那么大,连长要是查岗,咱们哥几个都得完蛋!"我刚想解释,班长顾明阳已经冲过来,一把拽住我的衣领。
那是1993年盛夏,我刚到部队的第一天。离家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就尝到了当兵的第一口苦水。
其实我不是故意的。那时候谁知道站岗还有那么多讲究?走路要轻,换岗要准,武器不离手。农村出来的娃,哪懂这些门道?
顾明阳是我们班的班长,老兵油子一个,在部队已经待了两年多。说起话来总是一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尤其爱骂人,动不动就"我操你大爷"。偏偏这家伙长得白净,像个读书人,可嘴里吐出来的词儿比茅坑还臭。
"你小子给我记住了,站岗这活儿马虎不得。睡觉能睡死,站岗命要紧!"他瞪着眼睛,压低声音继续训我,"这几天给我老实点,别给老子丢人!"
就这样,我的军旅生涯开始了,第一天就结结实实挨了顾班长一顿训。
晚上躺在床上,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家了。想起早上妈送我上车时红着眼睛的样子,想起爸塞给我的二十块钱,说是让我有困难时用。困难?这才第一天,我就想逃了。
"喂,新来的,睡不着啊?"上铺的战友小声问我。
"嗯。"
"习惯就好了。我刚来那会儿比你还惨呢,站岗睡着了被连长逮个正着,罚抄《条令》三遍。"他笑着说,"对了,别太把顾班长那些话往心里去,他就那德行,其实人不坏。"
我嗯了一声,没接茬。心里琢磨着,这什么破地方啊,第一天就被人骂得狗血淋头。
第二天早上四点半,哨音一响,宿舍里就炸开了锅。"起床了起床了!"喊声此起彼伏。我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就看到顾班长已经整理好内务,利索地套上军装。
"小于,动作麻利点!新兵蛋子就是慢!"他看我磨蹭,又开始数落,"这要是战时,敌人炮都轰到你头上了,你还在叠被子呢?"
"谁稀罕叠这玩意儿啊..."我小声嘀咕。
"你说啥?"顾班长脸色一沉。
"没、没啥。"我缩了缩脖子。
早操是五公里跑步。对于我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体力活儿本不算什么,可架不住起得早,没吃饭,跑到一半我就觉得眼冒金星。
"坚持住!小于!别给咱班丢人!"顾班长不知何时跑到了我身边。
"我...我不行了..."我气喘吁吁地说。
"别废话!跟着我的节奏!一二一!一二一!"他竟然放慢了速度,和我一起跑。
那天的早操,我硬是在顾班长的"陪伴"下坚持完了全程。回到宿舍,他递给我一块饼干,"吃点东西,待会儿还有课呢。"
我愣了一下,接过饼干,肚子正好咕噜响。
"谢谢班长。"
"谢什么?以后好好干,别给老子拖后腿就行。"他又恢复了那副凶巴巴的样子。
一周后,轮到我和顾班长一起站岗。说实话,我挺紧张的。这可是我到部队后第一次正式"执勤",而且还是和最凶的班长一起。
"记住,站岗四个字:稳、准、狠、静。"顾班长在去岗位的路上低声给我讲,"眼睛要稳,观察要准,发现情况要狠,行动要静。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班长。"
"还有,枪不离手,人不离岗。哪怕尿急了也得憋着。"
我心里一紧,赶紧检查了下自己有没有尿意。
夜里的哨所特别安静,只有虫子叫的声音。顾班长倚在墙边,眼睛却一直盯着远处。我学着他的样子,挺直腰板,握紧枪。
"班长,你当兵多久了?"我小声问。
"嘘——站岗不准闲聊。"他皱了皱眉,然后又说,"两年零三个月。"
"为啥当兵啊?"
顾班长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问这么多干嘛?想套老子话?"
我急忙摇头,"没有没有,就是好奇。"
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家里穷,没钱上学。当兵还能挣点钱,退伍了找个工作。你呢?"
"我?我爸说当兵好啊,能锻炼人。"我想了想,"其实就是家里穷,多一个人吃饭也是负担。"
顾班长轻笑一声,"咱俩还挺像。"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顾班长没那么可怕了。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和我一样,都是为了生活在奋斗。
到了半夜,困意上来了。我使劲眨眼睛,掐大腿,就是不敢闭眼。顾班长看出了我的状态,"困了?"
"有点。"
"给我讲讲你家乡的事,别睡着了。"
于是我就开始讲,讲我们村子的小河,讲地里的庄稼,讲村头的大树。顾班长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
"我们那儿夏天蚊子特别多,比这儿还厉害。有一年我钓鱼,被蚊子咬得跟猪头似的,回家被我妈骂了一顿..."我越说越起劲。
"嘘!"顾班长突然打断我,竖起耳朵,"听到动静没?"
我立刻噤声,握紧了枪。确实有脚步声,从远处慢慢接近。
"应该是查岗的。"顾班长低声说,然后大声喊道,"站住!口令!"
"天安!"远处传来回应。
"通过!"
连长走近,看了看我们,点点头,"不错,挺警觉。"
等连长走后,我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
顾班长笑了,"这有啥好怕的?按规矩来就行。"
那晚上,我和顾班长聊了很多。他告诉我他家在山西一个小山村,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要上学。父亲是矿工,母亲务农。他当兵就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还能给妹妹攒点学费。
"当兵苦,但是能学到东西。"顾班长说,"我来的时候比你还惨呢,站岗第一晚就睡着了,被连长逮个正着,罚抄《条令》三遍不说,还被老班长罚俯卧撑做到吐。"
"那你干嘛还对我那么凶啊?"我忍不住问。
顾班长看了我一眼,"新兵嘛,不严点怎么行?军营不是家,规矩多着呢。再说了,我要是不凶点,你小子能记得这么牢?"
我笑了笑,觉得有道理。
那次站岗结束后,我和顾班长的关系慢慢变好了。他不再总是冲我吼,我也开始懂得军营里的规矩。
有一次,我收到家里的来信,妈妈说家里的老黄牛病了,花了不少钱,让我别担心,但字里行间都透着愁苦。我愁眉不展地坐在床边,顾班长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家里有事?"
我把信递给他看。他看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包香烟,"走,抽根烟去。"
我惊讶地看着他,"班长,你不是说新兵不准抽烟吗?"
"特殊情况嘛。"他挤挤眼睛,"别告诉别人就行。"
我们躲在操场的角落里,点上烟。其实我不太会抽,一吸就呛得直咳嗽。顾班长笑我,"农村娃还不会抽烟?"
"我爸说未成年不准抽。"
"哟,还挺听话。"他吐出一个烟圈,"家里的事别太担心,咱当兵的,就是要有点担当。你妈肯定是不想让你分心,所以才那么写的。"
我点点头,"我知道,就是觉得自己没用,在家还能帮着干点活。"
"等放假回去不就行了?再说了,你当兵也是为了家里以后过得更好。"顾班长拍拍我的肩膀,"坚持住!"
那一刻,我真的把他当成了兄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懂的新兵,逐渐适应了军营生活。早操不再觉得累,站岗也有了经验,连内务整理都能得到表扬。
而顾班长,则完全变了一个人——至少对我是这样。他不再动不动就骂人,反而经常教我一些实用的小技巧,比如怎么快速叠被子,怎么擦枪不留指纹,怎么在站岗时保持警觉又不太累。
"小于,过来帮忙。"一天下午,顾班长喊我。
我跑过去,发现他在收拾行李,"班长,你这是..."
"下个月转业了。"他淡淡地说,"提前收拾收拾。"
"这么突然?"我愣住了,心里涌上一股失落感。
"也不突然,时间到了嘛。"他把一堆军装整整齐齐地叠好,放进行李袋,"你小子这半年进步不小,挺争气。"
"都是班长教得好。"我真心实意地说。
他笑了笑,递给我一个小本子,"给你的。"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本写满了笔记的小册子。里面有站岗要点,有武器保养方法,有各种应急处置办法...密密麻麻,全是顾班长的字迹。
"这..."
"我刚当兵那会儿,也是我班长给我的。现在传给你了。"顾班长拍拍我的肩膀,"别搞丢了。"
我眼眶有点湿,"谢谢班长。"
"行了,别娘们唧唧的。"他故作严厉地说,但嘴角带着笑意,"对了,今晚帮我个忙。"
"什么忙?"
"陪我站最后一班岗。"
那天晚上,我和顾班长又一次站在了同一个哨位上。和第一次不同,这次我们都很放松,聊着天,说着笑。
"班长,你转业后打算干啥?"
"先回家看看,然后可能去县城找个工作吧。"顾班长望着远处说,"听说县里的水泥厂在招工,工资还不错。"
"那挺好的。"
"你呢?还有一年多吧?有什么打算?"
我想了想,"可能也回家吧,地里还缺人手呢。"
顾班长摇摇头,"别,你小子头脑灵活,可以考虑留下来。部队发展挺好的,比回家种地强多了。"
"真的吗?"
"骗你干啥。"他笑了笑,"不过最终还是你自己决定。"
我们聊着聊着,天色渐渐亮了。这是我们一起站的最后一班岗。
"小于,记住了,当兵不容易,但值得。"顾班长看着朝阳,突然说道。
我点点头,"班长,我记住了。"
一周后,顾班长转业了。临走前,我和战友们一起送他到了大门口。他穿着便装,背着大包小包,看起来和刚进部队时判若两人。
"小于,过来。"他冲我招手。
我走过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我,"我家地址,有空写信。"
"一定。"
他拍拍我的肩膀,突然压低声音,"小子,第一天骂你,其实是看你小子挺机灵的,怕你飘。"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知道,班长。"
"行了,保重。"他挥挥手,转身上了车。
看着大巴车渐渐远去,我才明白,那个第一天就冲我吼叫的班长,其实是用他的方式在关心我,教我如何在军营生存。
从那以后,我变成了老兵,也迎来了新的新兵。每当看到那些刚入伍的小伙子手忙脚乱的样子,我就会想起自己的第一天,想起顾班长凶巴巴的表情。
有时候我也会凶新兵几句,但从不过分。因为我知道,严厉背后是责任,是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
两年后,我退伍回家。临走前,我把顾班长的笔记本传给了我带的一个新兵。那小子和当年的我一样,刚开始也是手忙脚乱,后来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回到家乡,我时常会梦到那个夏夜的哨所,梦到顾班长的笑容和他低沉的声音:"记住了,小于,当兵不容易,但值得。"
确实,那段岁月不容易,但真的非常值得。
不知道顾班长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机会,真想再跟他喝一杯,聊聊那年夏天的哨所,聊聊我们从针锋相对到亲如兄弟的故事。
站岗那事儿,说来也怪。第一天把我骂得狗血淋头的班长,最后却成了我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哪个转角会遇见谁,又会和谁结下怎样的情谊。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