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在建设初期对缓解停车难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汽车产业发展,车辆外廓、尺寸、重量变化,不少立体车库被闲置,存在停不进、不敢停的状况。同时,立体车库维护成本高也是管理方弃用上层车位的原因之一。此外,新能源车难适应老车库,而当前也有一些新的立体车库建设思路和改造方向,如智能车库等内容。
5月8日消息表明,数年前,众多城市的小区和医院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纷纷建造了立体车库。这一举措在节省空间以及补充城市车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功效。
然而,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车辆在外形轮廓、尺寸大小以及重量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就导致部分原有的立体车库难以满足车辆的停放需求。并且,许多立体车库已经闲置多年,它们面临着诸如钢架生锈腐蚀、机油渗漏、有坠落风险等问题,这使得车主即便有停车需求,也对这些立体车库望而却步,不敢将车停入。那么,立体车库被弃用的这种局面究竟要怎样才能得到破解呢?
部分立体车库由于车辆停不进去或者车主不敢停放而处于闲置状态。
在北京石景山区的某个小区地下车库,记者看到这里两层的停车场中,单独的停车位数量稀少,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立体车位,并且上层车位有大量的空位。
在上下车位的中间位置,明确标明了可停放车辆的尺寸:车辆长度不能超过5米,宽度不得超过1.8米,一层的高度被限制在1.7米,二层的高度则不能超过1.55米,车辆重量不能超过两吨。
一位车主向记者透露,购买新车之后就不敢停放在这里,只能继续把旧车停在车位上。他表示:“我对比了行车证,新车的宽度仅仅比车库要求窄6厘米,车停进去的话两侧仅有3厘米的空余空间,一旦出现一点偏差,就会刮擦到车身或者碰到反光镜。”
位于北京东三环的一座写字楼,其B3停车场同样采用了机械式立体车位。一位刚停好车的车主称,立体停车位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除非实在没有其他停车的地方,否则不会选择停入立体车位。
立体车库的维护成本高昂,这使得管理方放弃使用上层车位。
机械式停车设备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具备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而且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除了车主不情愿停车之外,后期维护以及使用的高成本也促使管理方产生了弃用的想法。
浙江的一家商场在建设初期同步建造了100个双层立体车库,启用后能够满足200辆车的停放需求。然而,商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成本核算之后,他们并没有启用立体车库的二层。不过,为了确保一层车位能够正常使用,他们仍然会依据相关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该负责人介绍说:“厂家每个季度都要来进行保养和检测,平时也会有维保检修工作,一年下来大概要花费六七万元,并且需要大约6个人来进行维护。”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浙江的一家医院。医院后勤负责人张主任称,医院设置了地上常规车位和立体车位这两大类型,其中114个立体车位在日常并没有全部投入使用。
张主任算了一笔账:医院总共有机械车位296个,其中二层有车位114个,实际在使用的是78个,利用率为68.4%。医院的车位已经能够满足患者的停车需求,如果安排安保人员专门去启用机械车位,就需要投入6个安保人员,成本相对较高,收益无法覆盖安保人员的支出。
新能源车难以适应老式车库,那么立体车库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
目前,立体车库适用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于2015年颁布出台,并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范对停放车辆的外廓尺寸以及重量给出了相关建议。
在湖北省停车行业协会会长孙晓波看来,与十年前相比,如今市民的用车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舒适型的SUV、新能源车的数量增多了,这些超重、超宽、超长的车辆增多之后,很多都不适应老式的立体车库。现在车主既不敢使用也不敢停放,有些车辆确实无法开进去。”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全国多个地区正在依据自身机动车的发展趋势,按照国家配建标准来测算停车位的缺口。江西抚州第一人民医院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立体车库,车库内的机械设备能够迅速地将车辆运送到相应的停车位。
某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常务副总王承介绍,一般的升降平移式车库,单个车位的建设成本大约为1.3万元,而智能车库单个车位的建设成本则在6 - 7万元。与一般的立体车库相比,智能车库能够实现人车分离。
王承说:“现在有AGV的汽车搬运机器人。以前停车场的通道里不能停车,现在在外面出入口就有AGV的汽车搬运机器人过来接车,整个停车场可以做到全封闭,而且还可以再架高一层,司机不用开车下去了。取车的时候,只要通过按键发出指令,就能够把车送到门口。”
此外,为了解决车辆尺寸超过立体车库标准的难题,王承表示,立体车库的设计也在考虑对新能源汽车的车重、充电等方面进行适配。
孙晓波认为,机械式立体车库目前仍然是提供停车泊位的有效方式。建造一个平面停车位需要较大的面积,而机械式立体车库所需的面积相对较少。在建设立体车库时,需要根据场地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机械车库库型,新建或者改建的立体车库可以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老旧的立体车库应尽可能进行利旧改造,完全废除的话损失太大。要多建设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产品,例如像AGV机器人搬运,还有垂直升降、垂直循环等,这样将来才能够与无人驾驶的车辆相匹配。”孙晓波说道。
立体车库曾有助于缓解停车难,但如今面临车辆不匹配、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而被闲置。新能源车的发展也使其不适应情况加剧。不过也有一些解决思路,如建设智能车库、对老旧车库利旧改造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立体车库在未来继续发挥其提供停车泊位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