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与房地产相关的融资制度、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监管规则调整、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外贸发展政策、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修订、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扩展以及科技保险发展意见等,同时介绍了今年以来金融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银行保险机构业务开展情况等内容。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李延霞、张千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会全力以赴推动已经确定的政策落地并产生实际效果。并且加快速度,增强力度储备增量政策,持续完善应对预案,竭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在近期将会推出八项增量政策。
首先,加速出台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一系列融资制度,这有助于持续稳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状态。房地产市场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融资制度的出台能够在资金层面给予支持,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
其次,进一步拓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范围,这一举措可以为市场引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保险资金规模庞大,合理引导其进行长期投资,能够为市场注入活力,在多个领域发挥资金的推动作用。
再者,调整并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从而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与活跃。资本市场的稳定对于企业融资、投资者信心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政策调整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后,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整套政策,深入落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稳定企业、稳定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创新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门的融资政策能够解决它们面临的资金难题。
另外,制定并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那些受到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助它们稳定经营、拓展市场。外贸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政策能够保障外贸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还有,修订并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这有助于促进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并购贷款管理办法的优化能够在资金方面为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支持,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
此外,把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科创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更多的资金投入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的成长。
最后,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地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的功能,切实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科技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风险,激励更多的创新行为。
李云泽指出,自今年开始,金融监管总局强化底线思维,不断加大政策措施的力度和范围,积极应对外部冲击,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发展等各项工作都稳步推进。金融运行总体上比较稳健,监管政策的效应持续展现,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据相关介绍,当前,银行保险机构的各项业务都在有序开展,主要的监管指标都处于健康的区间范围之内。大型金融机构的基本盘牢固,发挥着如同“压舱石”一般的重要作用。中小金融机构在改革化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从前4个月的情况来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着稳中向好的态势,不良贷款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大约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大约10个百分点。前4个月,银行业、保险业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约17万亿元。
“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大型保险集团的资本补充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各地也正在通过多种渠道有序补充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这些措施将会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的韧性,增强其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李云泽表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保险资金、资本市场、小微企业、外贸、产业升级、科创企业、科技保险等多方面,这体现了金融监管总局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本面、防范风险、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同时银行保险机构目前业务有序、指标健康、为实体经济融资贡献大,且各类金融机构在资本补充方面也有积极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