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的开幕情况,包括活动的主题、现场的精彩表演、凤阳县在文旅方面的举措以及后续活动高潮的内容等,展现该活动在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打造消费热点、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战略,让文化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4月26日,“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在凤阳县的钟楼广场盛大开幕。此次活动有着“春游江淮 大明华章 礼敬山河”这样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主题。通过对明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以及创新文旅体验的方式,其目标是打造成为“五一”小长假期间消费的新亮点。当日,众多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其中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广友,市文旅局局长王连侠,凤阳县的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俊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锦柱等。
活动现场的景象精彩纷呈。开幕式上,一场精心复刻的明制婚典华美展演拉开了整个活动的序幕。只见那凤冠霞帔华丽耀眼,明代仪礼的复原展示十分逼真,仿佛带领着现场观众穿越时空,一下子梦回洪武盛世。接着,百人汉服巡游方阵惊艳登场,他们穿着精美的汉服,整齐而有序地行进着。与此同时,非遗凤阳花鼓与现代舞蹈相互交融,彼此辉映,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赢得了观众们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而且,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名为“大明风华”的主题市集,这里汇聚了三十多个特色摊位,有国潮周边商品,还有非遗特产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消费。
凤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锦柱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凤阳县一直秉持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深入挖掘明文化的核心内涵。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将“明”文化元素刻入城市之中,精心串联起“明文化走廊”的文旅资源,成功恢复并展示了洪武大道南北中轴线、云霁街东西副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让“一城两楼三门三庙”的历史风貌得以再现。同时,凤阳县构建了“金红蓝绿”四色旅游体系,北部是小岗村红色教育基地,南部有韭山洞生态秘境,东部为非遗体验区,西部则是现代农业观光带。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5月1日到3日将会迎来此次活动的高潮阶段。在这期间,不仅有滁州和安顺双城CP派对、大明文化走廊采风行、曲苑杂坛、四季春晚、丹青问道等充满文化气息的活动,还会有明文化盛会、AI智能机器狗互动迷谷寻宝等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体验项目陆续开展。
这场持续17天的文化嘉年华活动,意义非凡。它一方面充分展现了凤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们看到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凤阳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假日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动力。(唐冉)
滁州市第二届大明文化旅游季在凤阳开幕,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明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在“五一”假期打造消费热点。活动现场表演精彩,后续高潮阶段活动丰富,它展现了凤阳的文化底蕴和生态成果,为文旅融合和假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