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启民营经济发展新时代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情况,包括其巩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以及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等多方面内容。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这部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的法律意义非凡。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如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所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营经济业务办理等情况。而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旨在巩固民营经济发展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表示,当下民营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立法落实党中央相关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营造良好法律环境。这部共9章78条(涵盖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及附则等内容)的法律,有诸多开创性意义。例如,它第一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同时规定国家坚持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的关切。在多个方面做出规定,在保障公平竞争、促进投资融资方面,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等。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能力足够的民营经济组织可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还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此外,该法律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也注重规范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在服务保障方面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政企沟通机制解决企业合理问题。在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要健全制度体系,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等。司法部将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各地实际督促查纠整改,转化好的经验为制度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贯彻实施好法律规定,破除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并且联合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还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推进“信易贷”工作,完善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措施等,让民营经济充满创新活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通过是民营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它从巩固成果、回应关切、确保实施等多方面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7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