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在数据产业方面的发展成果。保定被列为国家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后,年标注能力突破2000TB,汇集超500家数据服务企业。这与保定近年来大力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有关。文章通过保定市数据局局长的讲述,介绍了保定在数据产业发展中的前瞻布局、构建的发展模式、在数据赋能方面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内容。
去年,国家数据局公布了7家国家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名单,河北保定赫然在列。据南都记者从保定市数据局获取的消息,当前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年标注能力已超过2000TB,并且已经汇聚了超过500家的数据服务企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保定市在近年来全力发展数据服务产业,不断筑牢数字基础设施息息相关。在2024年的时候,保定市的数据产业规模大概达到了3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2.2%。在全国都在竞相角逐数字领域高地的当下,保定到底是凭借什么成为这场变革当中的破局者呢?
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谢鹏在“数据要素安全与流通基础设施”分论坛上分享了数据要素创新实践的“保定路径”。
(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 谢鹏 主办方摄)
会议期间,保定市数据局局长张闯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他进一步阐述了近年来保定市在数据产业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利用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积累的经验。
(保定市数据局局长 张闯 南都摄)
张闯首先提及,超前布局对于保定市在数字经济赛道上抢占先机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保定市委、市政府对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前布局数据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他指出,保定市在2021年就提出构建“医车电数游”五大主导产业集群,首次将数据服务产业当作战略性新兴产业来重点培育。同年,还编制完成了《数字保定建设“十四五”规划》,并且成立了保定数投集团等,从而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落地的一整套完整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体系。
张闯表示,去年5月,保定成为7家国家数据标注基地试点城市中的一员。在国家数据局和河北省数政局的指导下,保定聚焦于医疗、新能源、智能驾驶、人工智能评测等前沿领域,构建并发布了500多套数据集,联合当地高校打造了11个行业大模型。现在保定国家数据标注基地的年标注能力已经突破2000TB。
南都记者注意到,4月28日 - 30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保定)以“三核驱动、全域突破”的强劲态势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中国电信星海大数据标注基地正式在保定高新区落地,中国联通元景可信数据空间在保定竞秀区落地并且推出了金融、地理信息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与保定莲池区携手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东方物探和数云堂的两项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数据标注优秀案例集。
不同地区的数据资源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若要拉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升级,就必须构建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张闯表示,保定市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部署,形成了独特的“保定模式”。
一方面,依托数据元件技术路线,联合中国电子搭建起数据金库、数据要素加工运营平台等,构建起可信数据流通底座,解决了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结合保定自身特色,构建起“1 + 1 + 1 + N”的数据要素价值化体系。具体来说,三个“1”分别代表数据要素共享工厂、数据价值共创中心、数据人才创新基地,“N”则代表N个可信数据空间。
张闯解释道,数据要素共享工厂的目的在于高效且低成本地推动基础公共数据的加工、流通和利用;数据价值共创中心主要是对共享数据进行价值挖掘以及进行数据产品的设计开发;数据人才创新基地更多的是服务于数据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另外,为了推动数据赋能众多行业,“N”个细分领域的可信数据空间为不同行业提供服务。
“若想要真正把数据利用好,就需要有一套评估数据质量、性能的标准体系。”除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张闯表示,保定市还联合中国信通院打造了全国首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测评平台,发布了人工智能数据集质量评估体系,并且计划在下半年开展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测评。“通过搭建数据基础设施,再加上我们后端对数据质量的严格把控,为数据的流通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谈到保定市在数据赋能方面的成果,张闯表示,保定的数据产业聚集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创新、数据应用、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等业态已经趋于完善。
在张闯看来,要推动数据要素赋能众多行业,就需要将数据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例如,保定市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实力非常雄厚,近年来聚焦于电力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了3PB自动驾驶数据集、百万级光伏图像数据集等,累计发布数据集达到517套。“这类高质量数据集对于相关产业未来进行智能化提升、数字化转型等也有着重要意义。”他说道。
在数据要素领域,保定今后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呢?张闯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在制度创新方面,他期望围绕国家数据局的要求出台一系列落地政策,为一个城市、一个县甚至一个乡如何发挥数据价值提供具体的思路。在技术创新方面,保定市需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依靠北京丰富的科创资源,将更多先进技术引入保定。另外,在环境建设方面,希望打造更为友好的数据领域营商环境。
本文总结了保定在数据产业方面的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从成果看,保定年标注能力超2000TB,企业超500家,数据产业规模增长显著。这得益于其前瞻布局,构建的“保定模式”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有独特之处。同时,保定在数据赋能方面成效显著,产业聚集规模大且业态完善。未来,保定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环境建设方面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