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发生的一起关于假冒猫粮的案件。从宠物主人购买猫粮后猫咪出现异常从而牵扯出造假产业链,到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涉案人员作出判决等一系列事件。
2025年4月28日,深圳新闻网传来消息(消息由深圳特区报记者戚金城报道)。各位铲屎官们在为自家“猫主子”精心挑选进口猫粮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花高价购买的所谓“正品”猫粮,竟然是散装粮和过期粮混合而成的“盲盒”呢?最近,记者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该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已经由法院作出判决。在这起案件中,涉案金额高达360余万元,有6名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并且还要缴纳罚金。
在去年4月的时候,深圳有一位宠物主人在某个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袋号称是“某国际知名品牌”的猫粮。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家的猫咪吃了没多久,就出现了反胃、吐苦水等不正常的症状。于是,这位宠物主人就报了警。谁能想到,就因为猫咪给出的这个“差评”,竟然引出了一条隐藏很深的造假产业链呢?
深圳警方经过调查发现,主犯罗某某和他的同伙从2023年开始就搭建了生产线。他们雇佣了好几个员工,把廉价的散装猫粮、过期的猫粮掺入少量的正品猫粮当中,然后再把这些混合好的猫粮装进高仿的包装袋里,贴上假冒的防伪标签和中文翻译贴纸,最后通过电商平台以“正品”的名义进行销售。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团伙为了逃避监管,还频繁地更换网店名称,这让消费者们很难辨别真假。到案发的时候,这个团伙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60余万元。
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这起案件的时候发现,涉案的商标是外国某企业在中国合法注册的商标。大量的假冒猫粮流入市场,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威胁到了宠物的健康,还侵害了外国品牌方的知识产权。于是,在去年10月的时候,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罗某某等6人提起公诉。法院在审理之后认为,这6名被告在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而且情节特别严重,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假冒注册商标罪,所以依法作出了上述的判决。
本文总结了深圳的一起假冒猫粮案件,从宠物食用猫粮异常开始调查,发现造假产业链,涉及到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多方权益,最终犯罪者被依法判决。这提醒消费者要谨慎购买商品,同时也表明法律对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