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领域承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部署,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经济工作。文章还分析了强化底线思维的内涵,以及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我国的发展优势,同时提出应对短期性、长期性问题的不同策略,最后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和扩大开放是应对外部变化的战略选择。
近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愈发强烈,这使得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世界经济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国的外贸领域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极为重要的部署,那就是“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这一部署就如同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目的在于进一步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应对外部的冲击。
所谓强化底线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智慧。这要求我们要能够防范最坏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向着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奋斗。我们需要提前对形势进行深入的研判,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把航行的主动权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此时此刻,在关税战和贸易战的双重冲击之下,国际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把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份的3.3%下调到了2.8%,贸易增速预期更是从3.2%下调到了1.7%。这意味着我国的外需面临着放缓的风险,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恐怕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我们在正视外部压力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优势。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这就像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肥沃土地,能够孕育无数的商业机会;完备的工业体系如同坚固的大厦基石,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开放的创新生态好似清新的春风,能够不断催生新的创意和技术。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外部变化的坚实底气所在。特别是在今年的一季度,我国的经济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答卷,GDP同比增速达到了5.4%,生产需求指标也在加快回升,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外需变动加剧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主动应变,更加充分地发挥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的作用。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加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加深入一些,做到心里有底、手里有招,也就是所谓的“手中有牌、心中有数”。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署,我们要下好宏观政策的先手棋,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动仗。要着力稳定就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企业,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稳定市场,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舞台;稳定预期,预期是经济发展的信心之源。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只有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我们才能够在危机之中发现新的机遇,从而孕育出新的生机。
在应对短期性、周期性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在政策工具箱中保留足够的“后手”。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其目的就是推动政策靠前发力。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始发行,地方债券的发行速度也在加快,政策落地的节奏明显加快。而且,一些新的“工具包”也即将出台,例如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这些工具将聚焦于政策的结构性,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面,能够更加精准地帮助企业融资、缓解企业的困境。增量储备政策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就像根据不同的棋局灵活落子一样,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组合拳”。
而对于长期性、持续性问题,我们要向改革寻求动力,向开放汲取活力。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内生动能,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统一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要进一步引入发展的“活水”,拓展外部空间,那就离不开有序地扩大自主开放。最近,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了,与2018年的首版清单相比,事项压减了大约30%;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速度再次加快,电信、医疗、金融等领域对外资开放的力度之大,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只有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破解更多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才能够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幻莫测,就像天空中的乱云飞舞一样,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始终是我国从被动转为主动、将压力变为动力的战略选择。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是我国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承压的情况下,我国强调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经济工作。阐述了底线思维内涵,分析我国应对外部压力的发展优势,提出应对短期性和长期性问题的不同政策方向,最后表明我国办好自己的事和扩大开放的战略意义。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对外部挑战的整体思路和战略布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