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铜梁乡村振兴:产业、建设、治理多面开花

4月28日在铜梁区召开的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的相关情况。包括与会代表对铜梁区多个地方的调研观摩,如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等地,重点介绍了研发中心的成果如“减脂黄瓜”等。同时还提及铜梁区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以及全市在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4月28日,一场聚焦于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现场会在铜梁区拉开帷幕。当日,200多位与会代表齐聚铜梁,开启了一场深入的调研之旅。他们先后走访了铜梁区的多个标志性地点,像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西郊绿道、荷和原乡以及“巴渝粮仓”示范基地等。这些地方就像是铜梁区乡村振兴的一个个展示窗口,让代表们能够实地感受这里的乡村振兴示范成果。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尝尝!这是我们研发团队用新技术培育的‘减脂黄瓜’。”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端起一碟切片黄瓜,招呼大家品尝。这种黄瓜的外观就十分特别,颜色是浅浅的翠绿色,与传统黄瓜形成了鲜明对比。工作人员还介绍说:“它可不仅仅是外观独特,直接食用的口感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它的膳食纤维含量是普通黄瓜的三倍之多,糖分却只有三分之一,这可太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了。”听到这样的介绍,人群中很快就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议论着,甚至还有人迫不及待地询问这个品种是否能够引种到自己的地方。这小小的“减脂黄瓜”正是在这里培育出来的。这个研发中心打造的“龙乡田园”,可是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助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据了解,这个基地可谓是人才济济、科研力量雄厚,拥有4名科技领军人才,8个科研团队。这里就像是一个农业科技的“魔法实验室”,已经通过研发测试,筛选出了航辣1号、减脂黄瓜等多达30个优质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龙乡田园”的智慧玻璃温室内,小番茄苗生长得郁郁葱葱。这里全部由自动喷灌系统精准调节水肥,这种先进的技术使得用水、用药、用肥直降32%,这一成果带动了182家农户,让他们的亩均收入增加了1500元。从传统农耕跨越到数字赋能,从分散经营迈向集约改革,铜梁区就像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方法论”。而“龙乡田园”的华丽蜕变,也仅仅是铜梁区以科技之力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一个小小缩影。不仅仅是铜梁区,今年以来,整个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四千行动”。大家把目光聚焦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这“三个重点”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动“五个振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累计已经建成了3486个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在产业升级这个板块,全市也是成绩斐然。建成了21个部级创新平台,精心打造出柑橘、榨菜等十大百亿级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总产值高达1838亿元。同时,设立了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母基金,还创新推出“柑橘银行”等特色金融支持方式,为1.53万主体放贷400亿元,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乡村建设方面,同样也是好消息不断。新改建农村公路3245公里,建成供水工程542处,村级寄递物流站的数量也超过了6000个。而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7.8%,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了100%、71.2%,成功创建和美乡村3486个,让乡村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治理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层智治大脑V2.0归集了3.84亿条数据,这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劝退了2800余场“无事酒”,成功化解农村矛盾纠纷49.36万件,成功率高达99.93%。巴渝乡村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处处都是产业兴旺、生活美好、农民富裕的鲜活案例,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共同绘就出城乡共美、山水共兴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本文总结了铜梁区的乡村振兴现场会情况,展示了铜梁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果,如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的科技成果等。同时也概括了全市在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等多方面取得的成绩,体现出巴渝地区在打造和美乡村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与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0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