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巢湖监狱“感恩亲情 感谢有您”主题开放日活动中,35岁因盗窃罪入狱的罪犯李某,入狱初对未来失去信心、消极改造,后在偶然接触乐器培训班后,在管教民警鼓励下开始音乐之路,经过一年苦练,在活动中用竹笛演奏向年迈母亲表达愧疚与感恩的故事。同时还提到当天活动现场母亲的反应,以及此次开放日有100余名罪犯亲属代表应邀帮教,还介绍了巢湖监狱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联动帮教体系提升教育改造质效的情况。
“妈,儿子以前错了,现在儿子想重新成为您的骄傲……”4月29日,在安徽省巢湖监狱举办的“感恩亲情 感谢有您”主题开放日活动的现场,那场面令人动容。罪犯李某,这个35岁的年轻人,因为盗窃罪而被囚禁于此。刚进入监区的时候,他仿佛掉进了绝望的深渊,对未来看不到一丝希望。他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在改造过程中也是消极颓废,没有一点积极向上的样子。
然而,命运的转折有时候就是这么不经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监狱开设的乐器培训班。他自己回忆起刚开始接触竹笛的时候说道:“第一次握住笛子时,手都在抖,连声音都吹不出来。”不过,好在有管教民警在旁边不断地鼓励他,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他带来了希望。于是,李某就这样踏上了他的音乐之路。他从最基本的音阶开始练习,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吹奏。他说:“手指磨出了茧子,但想到能吹给妈妈听,就坚持下来了。”而这次的表演,可是他经过整整一年的刻苦练习之后的首次亮相。
活动当天,李某的母亲在民警的搀扶下,缓缓地走进了活动广场。当那悠扬的笛声飘荡在空气中的时候,老人先是愣了几秒,随后便忍不住掩面而泣。表演结束之后,李某手捧着一束鲜花,恭敬地献给母亲,然后长跪不起,他的这个举动,满满都是对亲人的思念与深深的忏悔。
在阳光的照耀下,母亲那斑白的鬓发和眼角闪烁的泪光交织在一起,那画面就像是一幅充满故事的画卷。而高墙内这一声声的竹笛,仿佛正在奏响着新生的序章。这一次的开放日活动,共有100余名罪犯亲属代表受到邀请来到监狱进行帮教,用亲情的力量去激励罪犯们悔悟向善。
近年来,巢湖监狱一直在积极地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地深化教育改造工作。他们努力构建监狱、社会、家庭联动的帮教体系,把法治教育、道德重塑和文化浸润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改造格局。这样做的效果很显著,有效地提升了教育改造的质效,为罪犯们将来回归社会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巢湖监狱开放日活动中罪犯李某用竹笛向母亲表达愧疚感恩的故事,展现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亲情帮教的力量,也体现出巢湖监狱构建联动帮教体系提升改造质效的积极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