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贯彻中央战略部署,支持外贸产品拓展内销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电商平台和商圈、超市企业各自推出的助力举措等。
人民网上海4月30日消息(记者龚莎),中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部署,为积极贯彻这一部署,同时支持外贸产品拓展内销,近期上海市的电商以及各大商圈、超市都积极开展了众多活动。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举办的上海市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可是相当有意义的活动呢。在这个对接会上,16个国内主要的电商平台以及近80家外贸企业进行了现场对接。这样的对接为上海的外贸企业对接国内市场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有助于外贸企业高质量地开展拓内销工作。
各大电商在助力外贸企业拓内销方面可是相当积极主动的。它们先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然后推出了各种服务措施。首先,不少电商平台都设立了外贸专区来推动外贸商品的销售。比如拼多多搭建了“外贸转内销”专区,这个专区为外贸商品提供了营销和流量支持;苏宁易购上线了“外贸拓内销”频道,通过多种手段为外贸商品打造专属的流量入口;百联全渠道也是整合了线上线下的资源,开设了“外贸精品 欢迎回家”主题活动卖场。其次,在营销支持方面,很多平台也不甘落后。京东利用媒体传播资源加持和采购投入来激发消费潜力;美团提供专门的营销方案,借助小象超市和美团优选来触达消费者;得物更是投入亿级流量支持并且策划多种营销活动。最后,在提升内销流通能力方面,也有不少平台在努力。叮咚买菜赋能商品开发与物流资源;途虎养车导入自有品牌生产需求,以此替代海外代工订单;本来生活开通极速入驻通道,还提供反向定制与自有品牌开发支持。
上海的各大商场超市企业为了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也推出了许多便利措施。拿百联股份来说,它专门成立了转内销专班,充分发挥自身商业服务资源的优势。它发掘旗下40多家成员企业(包括立足上海、全国布局的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以及全渠道平台网络的潜力,通过开辟转内销专属通道、开发转内销专属空间、开设转内销专属资源包等方式,助力内销,促进内需。
联华超市也提出了不少支持措施,像是为中国好物回流提供“专项入驻优惠”“营销资源倾斜”等。而且还正式开启了“好物回家”行动,在官方平台打开“内循环特快”绿色通道,推出“7天极速上架”服务,并且提供营销与品牌支持等。通过这些紧密合作和推广扶持等措施,联华超市能将品质国货快速引入,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内消费者。
4月28日,永辉上海胖东来模式调改又有新成果,上海第三家自主调改店——曹路恒越广场店全新开业。这家位于浦东新区的调改门店可是很有特色的,它通过“商品力、服务力、幸福力”三重升级,成为上海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的一个鲜活样本。值得一提的是,该门店同步设立了永辉上海首个外贸产品专区,这一举措践行了“中国制造”内销转型的零售新范式,为区域消费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另外,各区商圈也在积极探索外贸拓内销的新路径。4月22日,普陀区环球港出口商品展销会迎来了首批10多家外贸企业以及商场合作品牌入驻。展销会凭借着“同源同价”的出口品质商品,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选购。同时,普陀区还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坚定信心。在发挥国内大循环优势、扩大内需方面,普陀区结合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五五购物节”等消费促进节点,助力这些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渠道,让企业能更平稳地度过转型期。
徐汇区也没闲着,举办了“出海优品 云购申城徐汇行暨五五购物节徐汇活动”,集中展示了徐汇区内食品、服装、家装领域的优质外贸企业。从乔家栅这个百年老字号的“舌尖上的海派记忆”,到骊住集团的“国际品质本土化表达”;从汇联商厦的“上海制造焕新计划”,到喜盈门的“全球家居生活集成方案”,这些活动旨在帮助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快速对接本地消费需求。
本文总结了上海为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所做的工作,包括电商平台从设立外贸专区、给予营销支持到提升内销流通能力等多方面的举措,商场超市企业如百联股份、联华超市等各自推出的便利措施,还有各区商圈如普陀区、徐汇区等探索的新路径等,全面展现了上海在支持外贸产品拓展内销方面的积极作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