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技术创新,为码头安全生产插上腾飞之翼

福州港罗源湾陆岛码头有限公司技术工程部技术保障科科长李彬的事迹。他在34年的工作中取得众多荣誉,“五一”前还获得“福州工匠”证书。“五一”假期他仍坚守岗位进行设备检修工作。他从1991年开始从事相关工作,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后来主动支援罗源。面对新时代课题,他带领团队将前沿技术融入码头管理,升级设备,节省维修成本,并且还计划推进远程控制系统。

从福建省第三批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到“福建交通运输集团最美奋斗者”,再到“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年度设备技术能手”,34年的光阴里,福州港罗源湾陆岛码头有限公司技术工程部技术保障科科长李彬,始终将自己的技能当作锤子,把奋发当作凿子,在电气维修的工作领域不断雕琢,将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就在“五一”前夕,他又荣获了“福州工匠”证书,这无疑是为他那满是荣誉的墙面上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当“五一”假期来临,在陆岛码头之上,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李彬那忙碌的身影。他就像是一位敬业的“设备医生”,头戴安全帽,身着醒目的橙色工作服,敏捷地登上那些大型机械,与同事们齐心协力展开码头设备的检修工作。他有时静静地站在仪表盘前,一丝不苟地耐心记录着各项数据,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有时又会侧耳细细聆听,不放过耳畔传来的任何一丝杂音,以此来判断机械的运作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回溯到1991年那个炎热的盛夏,李彬初入福州台江港务公司,那时的他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认真学习,整天与那些锈蚀的电缆、老式的门机打交道。在岁月的磨砺下,经过几年的沉淀,他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到了2010年,福州台江港务公司做出将生产经营阵地转移至罗源的决策,李彬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前往支援,并且坚守在生产一线,为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全新的知识,持续地精进自己的维修技艺,探索如何让我们的自有设备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升级换代。”面对新时代所提出的崭新课题,李彬给出了这样坚定的答案。在他的带领下,李彬团队积极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巧妙地融入到码头管理之中。正面吊AI智能防撞系统、门机大臂智能防撞系统、龙门吊大车行走电子围栏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纷纷在码头亮相。在李彬的不懈努力下,码头的安全生产就像是插上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强劲“翅膀”,同时每年还能够节省五六万元的维修成本,这无疑是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打算推进远程控制系统,这样一来,维修工人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够查找并排除码头上大型设备所出现的故障了。”李彬充满信心地说道。

本文总结了李彬在码头工作34年的历程,从初入职场到成长为技术骨干,再到主动支援新阵地,他不断努力奋进。尤其是在应对新时代要求时,他通过技术创新为码头安全生产带来智能化升级,取得一系列成果并计划进一步推进远程控制系统,他的事迹展现了工匠的精神和不断探索创新的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53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