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相关的新闻资讯,包括其印发的文件明确的允许和禁止开展的活动等内容。
据人民网西宁4月30日消息(马可欣),在4月30日召开的严格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新闻发布会上,传来了一则重要消息。近期,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印发了《严格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这一举措进一步清晰地界定了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哪些活动是被允许开展的,哪些是被禁止开展的。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意义非凡,它于2021年10月正式设立。其总面积达到了19.07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国家公园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而且在诸多方面名列前茅,是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同时也是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公园。
《严格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这一文件有着重要的内容。它提出要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且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进而实行分区管控。其中特别强调,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原则上是禁止人为活动的。不过,在能够确保主要保护对象以及生态环境不会受到损害的前提之下,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或者允许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管护巡护、调查监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活动,并且可以修筑必要的设施;如果存在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那么开展生态修复、病虫害动植物清理等活动也是可行的;对于原住居民而言,开展生活所必要的种植、放牧、养殖等生产活动,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也是被允许的。
而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般控制区,是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的。在确保生态功能不会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或者允许开展那些在核心保护区允许开展的活动。比如国家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以及不破坏生态功能的生态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等有限的人为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开展有限人为活动时,必须要征得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同意。
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 - 2030年)》还做出规定,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的特定区域和外围关联区,要采取具有针对性、差异化、分类动态的管控措施。
本文总结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的相关资讯,包括分区管控的区域划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各自允许和禁止的活动,以及总体规划中特定区域的管控措施等内容,体现了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视和细致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