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在基层社会实践中的经历与收获。通过展示不同学员在不同岗位的实践情况,如征迁一线、社区跟班学习、产业专班跟班学习、经开区管委会社会实践等,体现出这种基层实践对青年干部提升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意义。
近日,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社区的陆房郢居民组,征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里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部分社区干部穿梭于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不远处,挖掘机忙碌地清理着那些已经拆除房屋后的场地。当见到包河区第二十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潘嘉斌时,他刚刚与社区干部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一户群众房屋面积的丈量工作。在培训班进入第三周的时候,他和其他30多名学员被分配到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一线进行社会实践,这可是此次青干班学习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潘嘉斌原本在包河区人民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如今却被分配到了姚公社区的征迁一线。“我在法院做审判辅助工作,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到社区进行实践学习之后,才发觉这里是了解民意、温暖民心的‘最初一公里’。”经过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潘嘉斌感慨颇深地说道。在拆迁一线跟班学习的过程中,他对基层工作,尤其是群众工作有了崭新的认识与感悟。“这是一堂生动又直观的社会治理实践课。”在这一周的社会实践里,潘嘉斌跟着社区干部上门入户,学习拆迁安置政策,掌握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用“板凳会”“院落谈心”等方式来倾听群众的诉求。“就像有一户住户刚开始非常抵触搬迁,我们就和社区干部一起陪她择菜,在她不忙的时候陪她聊天,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到了她对征迁安置的具体想法。”潘嘉斌讲道,这让他意识到群众工作可不只是简单的政策宣讲,而是需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并且代入处理。“作为青年干部,我会把这次锻炼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扎根基层这片沃土,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在服务群众中绽放青春光彩。”

本文总结了合肥包河区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在基层不同岗位实践的情况,如征迁、社区工作、产业专班、经开区管委会等。这些学员在实践中有不同的收获,从对群众工作的重新认识,到理解城市更新背后的民生重量,再到对企业服务意义的深入理解等,体现出这种基层实践对青年干部成长和能力提升的积极意义,也表明了青干班多种教学形式旨在培养优秀青年干部队伍的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