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聚焦平凡人的摄影梦想与实践,走进“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看摄影背后的人和故事

“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展开,讲述这个展览的基本情况,包括展出作品数量、参展人数、展览板块等,还深入介绍了“环行地”摄影社区的创立者一万兄的经历,以及社区中的一些代表性摄影爱好者的故事,最后阐述了这次展览的意义以及展览的持续时间等。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一场备受摄影爱好者瞩目的“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正在火热进行中。这可是“环行地”摄影社区首次举办的线下展览呢。

此次展览规模不小,总共展出了392张摄影作品,有200多位参展人参与其中。展览通过“关于一万兄”“朋友圈里的摄影展”“生活就像一个环”“环行的人”“地里的人”“照说不误”“景川”这七个部分,采用静态影像、访谈片段、创作手记、社群互动记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就像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充满生机的摄影社区生态栩栩如生地摆在观众眼前。

市群艺馆的策展人陆寅兰在谈到“环行地”时,坦诚地说:“这个摄影社区可是我的摄影启蒙地之一呢。我们内心期望观众在看展览的时候,不只是看到照片,更能看到照片背后那些鲜活的‘人’。这些‘环行的人’在不断循环的拍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认识世界,同时也重新认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想要展示“环行地”那种去中心化的创作生态,好让更多的人明白,摄影并不是什么高大上、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每个平凡人都能参与的日常活动。

“环行地”摄影社区是由一万兄发起的一个摄影社区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包容的大家庭,不管是什么样以图片形式创作的作品,哪怕有些不完美、有些生涩,它都接纳。而且它还鼓励成员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用文字描述创作灵感以及对看到事物的想法。在这个社区里,成员们可幸福了,他们不仅能把在手机相册里放了很久、充满个人情感和思考的照片分享出来,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摄影艺术呢。

走进“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的展厅,观众首先映入眼帘的摄影作品是《树上的男爵》。在这幅作品里,大树枝繁叶茂,一万兄站在树上,面带微笑地向下张望,阳光洒在枝叶上,就像给大树披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暖色调的纱衣。《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小说讲的是18世纪意大利贵族少年柯希莫·迪·隆多,他因为反抗家庭的束缚,在12岁的时候爬上树后就决定再也不下来的故事。这种“离地生活”的设定听起来很荒诞,却探讨了一个人在抗争过程中如何保持独立,同时又和社群建立联系。树上的生活象征着对自由的坚持,也暗示着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和超越。在现实生活里,“环行地”的创办人一万兄就像这位“生活在树上的人”。

《树上的男爵》 摄影 :sun

一万兄有着非常接地气的人生经历。他是80后,2000年的时候跟着父母到上海打工,2008年就早早辍学开始打工了。他干过服务员、保安、销售、工人等各种各样的工作。直到后来他买了一台SONY a200相机开始拍照,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改变。

从2012年到2021年这九年的时间里,一万兄从网易LOFTER博客到一闪APP工作,一直从事摄影社区运营工作。2021年,他结束了全职工作,开始更新“沿环行走”公众号。有一群之前就在一起的摄影爱好者一直追随着他。到了2023年,一万兄在知识星球创办了“环行地”社区平台,从那以后就不断地挖掘和推荐国内优秀的摄影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

他每天都很用心地在“环行地”社区平台上整理摄影爱好者们的投稿,推荐摄影作品和摄影爱好者,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逻辑,带动社区里的摄影爱好者不断地欣赏、讨论和思考。他的用心、独特的美学视角以及“环行地”里那种独一无二的纯粹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到现在,“环行地”里有不少人是从一闪开始就跟着他,一直到“环行地”,“环行地”也成了国内很受欢迎、备受关注的摄影社区之一。

一万兄说:“回想到我个人在三个空间里转来转去,却始终守护着最初对摄影的那份热爱和表达。”他的这份坚持就是对这个社区名字最好的诠释:“沿环行走,无始无终”。为了鼓励大家用视觉语言坚持创作,他还建立了一个叫 #环 的标签,用来征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各种带有“环”元素的影像。

展览专门设置了一个板块叫“生活就像一个环”,展示的就是这些带有“环”元素的摄影作品。这里面有水里被无数小蝌蚪围绕的花环;有人在水里时水面泛起的一圈圈涟漪;有遮住人脸的一串串气球;有在公园里圆形拱门里看到的世界;有倒地的红绿灯;还有树上树枝长成的环……这些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的环,是对“环行”哲学最好的诠释。他们还会反复提醒你“不要把‘行’字写错了”,因为这不是静止的圆,而是一直在前行。

“环行地”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一万兄笑着说:“对于这么多纯粹享受拍照的朋友,我总是亲切地称他们为‘地里的人’。”这些“地里的人”有青春年少的学生,有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家庭和事业都要兼顾的中年人,也有退休后悠闲自在的年长者。不管是谁,他们在这个社区里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毫无阻碍地交流,一起分享摄影带给自己的美妙体验。

自由摄影师小徐师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作品大多围绕着代表现代上海的东方明珠和陆家嘴三件套。小徐师傅说:“东方明珠是我儿时迷路后找到回家的路标。”所以,他习惯用镜头去寻找“看得到东方明珠的风景”。和很多老上海摄影师作品里充满乡愁和怀旧的上海不同,他更执着于新和旧的对比,把琐碎的日常生活和事物放在宏大的场景前面。现在小徐师傅已经是一名专业摄影师了,但他还是很喜欢“环行地”的纯粹。来到这里,他说:“往往会有一种意料之外的美感和惊喜的巧合,这是其他的影像社区所没有的。这里就像是我的一块网络‘自留地’。”

摄影:小徐师傅

里约是个90后的女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朋友送了她40卷胶卷,从那以后里约开始尝试走出家门,用拍照来对抗抑郁。一开始,她不喜欢分享自己的照片。但是有一次,她发现了一闪这个APP,以为是修图软件,就把自己的照片导了进去,第二次再打开APP的时候,发现照片被打上了星,原来是被编辑推荐了。就像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一样,里约爱上了这种感觉。从那以后她就经常来这个社区上传照片,和“地里”的人聊天,分享照片、经历和见闻。里约说:“当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孤独的时候,会发现有人和我一样,但还在坚持着。”

过去的五年里,里约反反复复去南疆拍照。南疆的人们非常淳朴、热情,会主动邀请她吃饭,让她住在家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她走的时候还会问她:“什么时候再来?”里约对自己拍的每一张照片都如数家珍,她会说:“这位穿着漂亮传统红色新娘服的是卡米拉,这身衣服不仅结婚的时候穿,在很多重要场合都能穿。”她把卡米拉当成自己的姐姐,把她当作自己的家人。在塔什库尔干,里约有了第二个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她拍摄的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美好的回忆。

摄影:里约

短篇是一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他去杭州工作的第一年还不能冷静地看待监护室里的生与死,“回到家除了睡觉就是消化这些情绪”,于是他买了一部相机,希望能到处走走,释放压在心头的情绪。

2021年,短篇进入一闪,就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感叹道:“哇,原来照片还可以这样拍!”在这里,他的审美有了更大的觉醒,照片也有了更多的灵魂和情感表达。他说:“照片有时候换个视角,换个媒介可以委婉一点,表达更纯净、更美好。”他的作品很关注细节,充满温暖和宁静,目光聚焦在身边的人或事上。趴在洁白手上的小蚂蚁、老人满是皱纹的沧桑的手、少女水盈盈的大眼睛,都是他的拍摄对象。他照片里的每个人几乎都是他的家人,他说:“他们已经习惯我和他们一起的时候都随身带着相机拍拍拍了。”他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一个个美好的瞬间,让他的世界变得更加宽阔、温暖,工作和生活在天平的两端达到了平衡。

摄影:短篇

“环行地”线下展览的举办,让每一个“地里的人”都特别兴奋。网友休水唯一在看完展览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能看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作者所做的努力,即使用着最稚嫩的方法也要告诉大家的那种热切,和像爱一样本能的冲动。抛弃一切技巧、意义,直接把我最想要说的话告诉你,把不完美的自身全部暴露在你面前,这便是我在‘环行地’的感受。”

展览现场有小观众站在“环”中。

网友盛树言看完展览后也记录了自己不平静的心情:“心好像还是被春风吹皱了。还有人在认真生活和拍照,用影像,‘折腾’并记录着自己的生命。”

这个展览就像打开了“环行地”这块“自留地”的一扇小门,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来。在展览现场,几块镜子设置了互动环节,欢迎更多的人来自拍加入。“地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不少人为了这个展览特意赶来,他们发现,在这块镜子前自拍的时候,背后就是200多位“地里人”的“持机照”墙。在镜子里自拍就相当于和这堵墙上的自拍“合影”了,“也就当互相见过了”。

右边是200多位“地里人”的“持机照”墙。

自由摄影师sun在展览中用“去做个‘业余’摄影师”做自我介绍的标题,这不仅仅是他的信念,也是所有“地里的人”的信念。在这里,“业余”不是和“专业”相对的概念,而是从爱好者的角度来说的,这个“业余”源于“爱”——因为热爱而做的事情,就可以称之为业余。在这块“地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没有鄙视链,所以形成了它多元化的风格。这种由心而生的态度,让摄影变得更加纯粹。

摄影是一种记录、一种表达,也是对抗虚无和平庸的方式。作为“环行地”的首个线下影像年展,“环行的人”既是对过去十年的一次回顾,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开启。

这个展览会一直持续到6月2日。

“环行地”摄影社区年展的相关情况。首先阐述了展览的基本信息,如规模和展示形式等。接着深入讲述了社区创立者一万兄的经历以及他对社区的影响,还详细介绍了社区中几位摄影爱好者的故事,体现了社区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最后强调了展览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开启,同时还提到了展览的持续时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