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在2024年的经营发展情况,包括其稳健经营下的业绩表现,如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增长、高分红率等;特色经营方面在零售、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成果;以及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展现了上海农商银行在多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和未来展望。
2024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化转型与深化改革不断考验着各商业银行的发展韧性。上海农商银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其经营表现可圈可点。
4月25日,上海农商银行(沪农商行:601825.SH)举办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用“六个稳”概括了2024年的经营表现,即业绩稳中增效、规模实力稳步扩大、品牌形象稳步提升、资产质量稳中提质、股东回报稳中有增、战略策略稳扎稳打。而且该行还致力于持续增强抵御经济波动和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以提升经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上海农商银行一直以稳健经营为基础,凭借差异化服务不断巩固本土优势并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努力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在股东价值回馈方面,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全年营业收入达266.4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22.88亿元,双双实现正增长。到了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8%。在营收和利润双增的情况下,其市值也不断提升,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63%,在A股银行板块中位居第二。
上海农商银行的稳健经营是其高分红率的有力支撑。2024年度该行现金分红比例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91%,比2023年度的分红率提高了3.81个百分点,股息率超过5%,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自2021年上市以来,上海农商银行每年的现金分红比例都保持在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20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达到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对于上海农商银行而言,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既是高质量经营的反映,也是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必然体现。截至2024年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73%,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在《估值提升计划》中,沪农商行明确表示将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依据,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也表明银行有意愿、有能力且有底气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
过去一年,上海农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不良率一直保持在1%以内(0.97%),拨备覆盖率达到352.3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存款付息率控制良好,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存款付息率为1.78%,近三年累计下降28bps,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资产配置空间。这使得上海农商银行在股东回报方面表现卓越。上海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兼首席财务官姚晓岗称,今年该行将尝试通过更量化的指标构建更合理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作为今后分红策略制定的第四个决策基本点,给投资者更多可量化的预期。
在特色经营方面,上海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大力推进“客户中心、普惠金融、数字转型”三大核心战略,坚持“实体优先、科创优先、民营优先、民生优先和收益优先”,重点打造“五大金融服务体系”,与“五篇大文章”高度契合,通过深化特色经营实现了从产品销售向专业综合服务的升级。
上海农商银行不断发展零售业务,将其视为战略“主战场”之一。截至2024年末,全行零售金融资产(AUM)达到7953.18亿元,增幅为6.63%,在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处于前列。作为深耕上海的金融机构,到报告期末,该行服务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客户超过400万人,覆盖上海七成常住老年人,全行银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4700亿元,还建设了千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
特色经营推动了高质量增长,上海农商银行实现了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的转变。新的一年,该行将继续推进零售数智化体系建设,聚焦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探索构建“线上直营 + 线下专营”服务体系,扩大银发客群服务覆盖范围。
在科技金融方面,到报告期末,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69亿元,增幅为24.29%;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278户,较上年末增加1,003户,增幅为30.63%,覆盖了近半数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进一步深化“鑫动能”客户培育计划,完善“1 + 1 + 12 + N”专营体系,强化对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为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绿色金融方面,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实现绿色信贷余额843.35亿元,同比增长37.28%,落地了全国首笔化工转型金融贷款、航空业转型金融贷款,上线绿金系统二期,大大提高了绿金业务效率。下一步,该行制定了三年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探索碳普惠服务,目标是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在“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上海农商银行作为长三角地区商业银行的先导力量,2024年度科技投入达13.35亿元,同比增幅17.64%。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决心,也反映了新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价值重塑的行业逻辑。
从政策导向角度看,上海农商银行在科技布局上与监管导向深度契合。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交付效率提升19%,金融科技水平持续提高,获得央行“金发奖”、DCMM4认证(全国农商行首家),这显示了其主动响应政策的探索精神。
与国有大行平均5% - 7%的科技人员占比相比,上海农商银行拥有近10%的专职科技团队配置,在区域性银行中展现出超常规的投入力度。从行业角度来看,上海农商银行的科技进化路径以创新姿态引领潮流,“智能化纵深”与“本地化深耕”双轨并行。上海农商银行绿色金融系统三期工程与智能化风控体系的协同发展,既避免了同质化,又精准对接了上海建设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战略重构。上海农商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在内部提升了风控和客户体验,在外部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充分体现了其社会责任。
展望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模式,设定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勇于自我突破,努力实现经营的新一轮增长。
上海农商银行在2024年展现出了全方位的发展成果。在稳健经营方面,营收和利润双增,高分红率且资本充足率提升;特色经营在零售、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各有建树;数字化转型投入大且成果显著,在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中都占据优势。整体上,该行不断向着提升经营的稳健性、可持续性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等多方面发展,未来也有着积极的发展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