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黄歇村周三石刻园暨周三亭落成典礼的相关情况,包括其背后的缘起、园内的特色景观以及该项目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5月5日,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的黄歇村,一场由济南周三读书会精心筹备的周三石刻园暨周三亭落成典礼盛大开幕。当日,历城区农业农村局、彩石街道办事处、长河文丛编委会等多个单位都派出代表前来参加这一盛会。
这座宛如隐藏在山间的璀璨文化明珠,它的诞生源于一场充满诗意的邂逅。回溯到2024年的阳春三月,周三读书会的成员们在采风活动中,偶然间来到了黄歇村。在这里,他们被保存完好的唐代古寨遗址深深震撼,那是岁月留下的古老印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黄歇名泉汩汩流淌,那清澈的泉水仿佛是大地的灵动脉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有星罗棋布的鱼子石地质奇观,这些奇特的石头就像大自然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神秘宝藏。怀着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畏之情,会员们积极自发地筹集资金,并且与村两委齐心协力,共同将文学艺术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山水之间,让它们生根发芽。
数十方石刻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古村的每一寸肌理之中。你看,有的石刻静静地伫立在青石巷口,就像一位位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有的半掩在夯土墙中,仿佛在和古老的土墙诉说着历史的秘密;还有的依偎在古树旁,与古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那些镌刻在石刻上的词句,在晨雾暮霭间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诗在景中走,景随诗意流”的独特人文景观,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之中。
而作为整个景观点睛之笔的周三亭,傲然挺立在村头。它那飞檐斗拱的造型充满了古典韵味,仿佛在流淌着一脉相承的文脉书香。亭上的楹联“读书如山厚重思想,写作似泉润泽心田”,这是读书会创始人李炳锋先生饱含深情挥毫而就的作品。这副楹联不仅仅是简单地说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更是寄托着大家对乡土文化复兴的深切而殷切的期盼。这座被人们赞誉为“大地文学勋章”的凉亭,如今已然成为了一座连接城市文脉与乡村记忆的坚固文化桥梁,它承载着过去与现在,也将通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周三读书会以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出了一条“艺术介入乡村”的创新之路。这个周三石刻园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济南市名泉名录》中记载的黄歇泉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是把这个原本“养在深闺”、鲜为人知的古村,转变成了一个可以阅读、可以触摸、可以传承的露天文学博物馆。当游客们来到这里,他们的指尖轻轻拂过石刻上那凹凸不平的文字肌理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仅是书法艺术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温度,更是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所奏响的铿锵有力的回响,这回响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本文总结了济南周三读书会在黄歇村打造周三石刻园暨周三亭的过程、意义。从其源起于一次采风邂逅,到多方合作落成,园内石刻与周三亭构建独特景观并承载文化内涵,最后阐述了这一项目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乡村文化建设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让古村成为可传承文化的新场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