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征关税重振美国制造业?美民众:痴人说梦

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重振美国制造业,但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普通民众对此存在诸多质疑。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制造业外迁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加征关税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还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美国民众也觉得“将制造业带回美国”难度大、代价高,并非值得追求的目标。

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能够消除贸易逆差,进而让美国制造业重现辉煌。然而,美国的经济学家与普通民众却满是疑惑:这样的“愿景”真的值得去追寻吗?真的能够达成吗?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夫·米兰不久前宣称,贸易赤字使美国的制造业以及许多工薪阶层家庭遭受重创,长期以来美元的高估给美国企业和工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让美国的产品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失去了竞争力,从而致使制造业的就业岗位大量流失。

曾经在1973 - 1981年担任艾奥瓦州众议员的格雷格·丘萨克向新华社记者坦率地表示,米兰的这番言论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是美国自身决策所导致的。这是历届美国政府以及美国的企业和制造商为了追求最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最大的利润而做出的选择。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向外迁移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外包生产为美国企业带来了明显的成本优势,美国也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宣称,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能够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建立工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但是经济学家们普遍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关税政策难以让制造业回流。因为加征关税会提高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阻碍美国制成品的出口,并且会抬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从而导致国内商品的销售量减少。他还指出,近年来制造业岗位的流失更多是源于自动化等技术的进步,而这种趋势是难以扭转的。

美国民众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对于很多普通的美国民众来说,“把制造业带回美国”是一件非常困难且代价高昂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值得去追求的目标。

最近,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关于关税会创造就业的言论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音。曾经在教育领域工作、现已退休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居民玛丽·米德 - 奥尔贝丁告诉记者:“问题在于,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就不想从事相关的生产工作,更不可能接受和发展中国家一样的薪资水平。”

米德 - 奥尔贝丁认为,“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不仅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还会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是大多数美国消费者都无法接受的。美国应该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制造业。“过去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想要颠覆这个体系,必然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阿灵顿县居民帕克斯顿·贝克告诉记者,特朗普根本无法实现他想要的效果。制造业回流,从工厂选址、投产到回本、盈利,“没有个三五年根本做不到”。企业主们肯定会盘算:等工厂建好了,这位总统还在任吗?“现在投入大量资金布局,到最后万一政策又改变了,岂不是血本无归?”

“他们这是试图让时光倒流几十年——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种做法毫无意义,”贝克说,“真正有远见的做法,应该是着眼于未来,大力发展高科技和清洁能源这些新兴产业。”

美国政府想通过加征关税重振制造业,但经济学家指出加征关税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现目标,美国民众也认为重振制造业代价高且不切实际,美国应着眼于高科技和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才是更有远见的做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