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以诺诚健华、微元合成、中海储能等企业为例,阐述了昌平区政府通过配备服务管家、形成政策体系、产生聚集效应、发挥链主作用等多方面措施,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使得这些企业在研发、人才留存、企业聚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展现出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北京市昌平区这片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以及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民营企业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力量。2024年,昌平区规上民营企业达2109家,占全区规上比重的79.8%,收入达3494.3亿元,同比增长12.4%,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在科技型民企蓬勃发展的背后,有着昌平区“北京服务”赋能民营经济的生动体现。以诺诚健华这家致力于在全球开发创新药的公司为例,高英祥博士自公司成立起就在研发团队工作。诺诚健华聚焦多个疾病领域,已有两款产品获批上市,13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专利众多。公司成立之初,昌平区为实验室提供了器材,这些器材至今仍在使用,这对初创的诺诚健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如此,政府部门提供了诸多便利服务,出入境部门、药监部门就在公司附近,职能部门还会主动询问帮扶需求,这使得企业能专注于研发。比如公司在2016年就使自主研发的奥布替尼进入临床试验前期,这种药物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已在中国获批多项适应症并纳入医保,今年又有新的进展获批一线治疗相关病症并被纳入诊疗指南推荐。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同样享受着政府的贴心服务。该公司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基础,面向多个市场领域。昌平区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出资搭建自动化实验平台,还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公司有大量年轻高学历人才,成立于2021年,规模不断扩大。政府为其人才留存提供了诸多保障,昌平区形成了“1 + N”人才政策体系,从资金奖励到配套服务,让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安心发展。在昌平区的帮助下,公司在空间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带动了更多合成生物创新企业聚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是受益企业之一。作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建企业,其在铁铬液流电池技术方面有诸多全球首创成果。选择在北京设立总部,是因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在此,附近还有潜在客户,并且政府对企业扶持力度大,能拿到低息贷款,还吸引了投资。如今,公司在多地规划建设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技术出海。昌平区为企业配备服务管家,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形成政策体系,在住房、户口、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保障,多项红利让人才安心留下。昌平区也产生了聚集效应,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等支持,留住了高精尖企业。此外,昌平区还发挥着链主作用,构建了“1 + 1 + N”政策体系,出台多项惠企政策,推动企业之间相互吸引、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昌平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政府通过提供物资帮助、送上门的服务、完善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聚集效应和发挥链主作用等方式,全方位助力民营科技企业在研发、人才、规模扩张和行业带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这不仅体现了昌平区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720.html